ZAKER哈尔滨 2022-09-22
11岁孩子血压居高不下?祸首竟是大嗜铬细胞瘤,了解一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来源:冰城 +

王卓 潘宏鑫 王艳杰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小唐今年 11 岁,近日因为经常感觉腹部不适并出现间歇性出汗的情况而引起其母亲的重视,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高达 150/80mmHg(毫米汞柱),最高时达到 200/95mmHg,心率也达到了 100 次 / 分左右,经影像学检查后确定右肾上腺生长了一颗直径达 4 厘米的肿瘤,不仅体积大,而且内分泌功能也很强。

为缓解病痛,8 月 10 日,小唐跟着家人慕名来到哈医大肿瘤医院就医。住院后,泌尿外科一病房滕立臣副主任带领治疗组对小唐的病情进行讨论,为患儿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决定采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 由于操作空间小、功能强、术中术后血压波动大、肿瘤自身血运丰富,且临近人体最大的静脉下腔静脉,因此儿童大嗜铬细胞瘤的腹腔镜手术切除术也是公认难度系数大、风险等级高的手术。" 滕立臣告诉记者,儿童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二,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作为高风险手术,易出现危及生命的血压波动和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因此多学科协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对医生和麻醉师在技术和心理方面都有不小的考验。结合病情,滕立臣邀请麻醉科魏娜教授进行会诊,制定了细致的麻醉方案和应急预案。

手术过程中,滕立臣在患者腰侧打了 4 个约 0.5 厘米的小孔,显露肾上腺及瘤体,发现肿瘤血供极其丰富,遇到多支动脉和静脉,逐一夹毕和切断,分离过程中尽管已经最低程度的刺激肿瘤,但血压也多次达到 300mmHg,为避免出现高血压危象,麻醉师快速给予降压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肿瘤切除后,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根据预案进行升压治疗,最后在泌尿外科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的通力协作下,仅用 55 分钟便将肿瘤完整切除,术中出血约 10 毫升,术后对小唐进行高血压纠正,全身状况得到改善,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滕立臣介绍,此次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该项技术已达到省内乃至国内领先水平。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王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