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9-23
二十四节气·秋分——人间处处丰收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问天的智慧。

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科学巧妙地结合,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美学,也是最朴素的中国式浪漫。

天地藏秋意,清风拂落叶。每至此是,秋天的韵味愈加浓厚,秋分便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这是一个日光与月色打成平手的时节,既不会有凌冽的寒,也不会有炙烈的热,全世界仿佛都陷入了秋日的温柔。这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菊黄蟹儿肥、丹桂正飘香。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有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

二候蛰虫坯户。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气入侵。秋天完全占据天地之间的舞台,早已听不到秋蝉的嘶鸣,田野里的虫鸣声也变得稀疏喑哑。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 水本气之所为 ",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便是诗人爱说的 " 秋水消瘦 "。

" 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 "。秋分,更是接受大自然馈赠的时节。一年当中另一个农事最繁忙的 " 秋收 " 也随之开始,因此," 中国农民丰收节 " 也定在了每年秋分的这一天。

二十四节气即是古人问天的智慧,那么,在博物馆里也有很多和节气相关的 " 宝贝 "。

现馆藏于兰州市博物馆的辛店文化时期的国家一级文物——双勾纹双耳罐,陶罐上所绘制的纹饰就非常明显地反映出了秋分时节收获的含义。该陶罐为夹砂黄陶,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双腹耳;黑彩,颈部饰回纹条带,上腹部为辛店文化代表性纹饰双勾纹,其上部绘两只相向站立的羊作为主要纹饰,图案规整但又富有生活气息。这一时期的彩陶纹饰,图案以双勾纹、回纹、三角纹为主,其中以近似羊角纹的双勾纹与犬形纹最具特色,反映了这一时期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的繁荣。

秋风起,稻谷黄。百果收仓,穰穰满家,用劳动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喜悦。

总策划 刘世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文 / 视频

图片由兰州市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二十四节气 博物馆 兰州 春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