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村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初步形成 "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 " 的污染防治体系,力争至 2025 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查明甘肃省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对主要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掌握甘肃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地块分布及其土壤环境风险情况。推进化工园区、" 两场两区 " 等重点区域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新增布设 441 个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提升地下水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启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农村黑臭水体摸底排查,累计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约 14 亿元,实施 190 余个项目,有效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隐患问题。
此外,省生态环境厅积极试点示范,探索经验模式。顺利完成 34 个国家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符合甘肃省实际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和监管模式。
据介绍," 十四五 " 期间,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解决一批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肃作出新贡献。2025 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增完成 1200 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 25%,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 43%,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 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0% 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晟君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