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9-23
西北师大学子走进河西走廊调查世界文化遗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3 日,记者从西北师范大学获悉,该校历史学专业立足于区位特点,通过该校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 丝绸之路文明 ",将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之中,持续开展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调查。让学生在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实地考察,使其身临其境,贴近历史,感悟历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担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实践课程的开展旨在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和欠缺,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学生实践团队的组织,除了统一组织的考察活动之外,更多的则是一支支实践团队分头行动。每个团队由 7 至 9 人组成,由 1 至 2 名指导教师带队,并配备 1 名学术顾问,由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师担任。在组建团队时,重视多学科的交叉,吸纳地理学、新闻学专业学生加入,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与历史文化调查相结合,将调查成果用多媒体技术加以传播,发挥多学科交叉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师大历史学专业与敦煌研究院、河西学院历史与旅游学院和河西地区各级博物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实践团队的考察任务,每到一地,邀请当地的相关专家讲授专门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鲜活而多彩的历史信息,强化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师大历史学专业教师马玉凤、贾小军告诉记者,这样的调查不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之外,还强化了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良好作风,使他们认识到了团队协作、严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更是增强了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和树立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意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多彩 历史学 教学 兰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