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国的体育精神。而体育作为兰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城市充满了活力,也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一直以来兰州都在积极提升黄河沿岸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优化全民健身指导,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形成黄河岸边体育新板块,新业态。兰州日报社兰美美融媒体工作室本期推出 " 大河奔腾看甘肃 • 兰州画卷——体育精神 "。
金秋清晨,一群热爱健身的市民齐聚在黄河岸边,与母亲河一起,踏着迎接东方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步伐,伴着波光粼粼母亲河奔跑。每个人脸上溢满温暖的阳光和笑容,而这群人就是兰州广大健身爱好者中的一部分。他们在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晨练,在体育公园徜徉,在全民健身中心酣畅淋漓 ……
家住通渭路的王女士最爱去的健身场所就是黄河边的颐园,她告诉记者:" 看到这个‘筏客博浪’的雕塑了吗,石头雕出的高高的浪头上,颠簸着一架翘起的羊皮筏子,筏子客跪在船头,昂首挥桨,肌肉鼓胀,似乎一门心思要在滚滚浪涛上划出一条路来。再看看筏子客后面的跪姿女子,一手紧握筏子的木骨架,一手拢起鬓发。或许,她和筏子客只是黄河上的一对柴米夫妻。这是我每次都驻守凝望的地方,在这里我想到黄河儿女拼搏不屈的精神,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兰州黄河体育文化的精髓,不屈不挠突破极限 …… 最近风情线上的体育场馆和项目越来越多,我感受到热血涌上心头,这是我们黄河儿女的骄傲。"
在黄河风情线上,有大大小小的体育场所,市民最熟悉的莫过于兰州体育公园,体育公园坐落在风情线的市区中心位置,占地 6 万平方米。在附近,坐落着全民健身中心,中心分为室内外两部分,有游泳馆、篮球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台球馆等。疫情前,这里举办了数不清的全民健身赛事。据全民健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现在疫情期间暂停开放,但之前为了给市民带来更好的比赛感受,我们曾在这里举办过舞动金城兰州市健身秧歌大赛、健身操大赛、目前还承办了省运会的部分比赛,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这里的热烈与激情。"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精心提升改造后的马拉松公园在疫情趋稳后开园,园内各色花卉齐盛开,大片的紫色马鞭草花海更是随风飘摇,花香满园。市民游客三五成群,相约而来,或驻足观赏,或散步谈天,形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美丽画面。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比赛线路设在黄河风情线沿线。马拉松公园正是代表了这种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除了马拉松比赛,这里还举办过不少全民健身活动,近些年,2000 多名来自兰州社会各界、各大企事业团体的参赛跑者从甘肃大剧院出发,围绕代表城市体育精神的马拉松公园进行慢跑比赛,是兰州市民响应 " 全民健身 " 精神的又一场高潮。
最近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奥体中心拉开帷幕,因为疫情影响,中心选择封闭式比赛。奥体中心位于七里河区崔家大滩片区,中心总用地面积 51.6 万平方米。中心主场馆包括玫瑰体育场、郁金香综合馆、百合游泳馆、荷花网球馆,兰花体育综合体。奥体中心不仅提升了兰州城市建设水平、树立了城市新形象,而且为兰州市全国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响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它的建成为兰州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在黄河沿岸的七里河体育场也建设正酣,它始建于 1957 年,曾是甘肃省举办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全省运动会的主要场馆,现在正在翻修中,相信在它蝶变之时,将会为市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也会为兰州黄河体育精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未来。在无数兰州人的共同努力下,凭借黄河穿城而过这一独有的地理优势,兰州在沿黄河两岸建成了大大小小的体育场馆和健身公园,黄河风情线上的健身步道核心区域也已贯通南北两岸。现如今,兰州正沿着 " 健康中国 " 的线路图蓬勃发展,并按照 " 一核两带串九大公园,筑大西北滨河休闲运动基地 " 的总体思路,形成兰州黄河南北两岸全民健身运动地带,让体育更好地融入大局、助力发展、赋能城市,书写奔腾黄河新的篇章,让奔跑的兰州与世界同步。
总策划 刘立山
执行策划 肖兴吉 张鹏 汪文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李沛珂 孟夏 董鑫 胡淼山 徐英杰 马芳乾 李庆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