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地铁上别玩手机啦!看看广州城的历史吧。
9 月 26 日上午 9:30,记者来到地铁 1 号线西塱站,半个小时后,一趟特别的列车将从这里出发开往广州东站。这是由广州博物馆联合广州地铁公司打造的地铁文博专列 " 读懂广州 "。据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为了喜迎二十大,让市民更好地读懂广州,广州博物馆精选馆藏百件文物,在广州最早的地铁线路——一号线,策划主办的 " ‘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 ",旨在践行广州博物馆作为城市博物馆所担负的讲述、传播城市历史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一号线的日均客流量可达到 120 万人,专列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广州城史。" 朱晓秋表示。
" 百件文物读广州 "。本次展览,通过广州博物馆藏广州历史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图文资料,向公众展现广州 2200 多年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红色文化四大文化品牌。记者走进车厢,发现本次专列共有六节车厢,每节车厢分别展示不同主题,其中第二至五节车厢,将文物图文资料及设计元素完美融合,以绿、蓝、褐、红四色为主色调,对应营造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红色文化四种文化氛围:褐色的古道,带领市民从秦汉开始认识羊城;规整的青砖花纹地面,则对应岭南文化;恢弘的红色地面,讲述英雄城市的伟大历程;色彩斑斓的花街砖,则体现着广州的包容与创新 ……
"(秦)十四年属邦 " 铭文铜戈、汉 " 蕃禺 " 漆盒、唐端溪箕形砚、宋 " 水军修城砖 "、明 " 寒涛琴 " 等珍贵馆藏文物形象均在专列中精彩呈现。此外,还有独具岭南风味的元素:镬耳墙、青石巷、满洲窗、木棉花等,让乘客置身其中,领略如同 3D 沉浸式的观展效果。
记者了解到,本次 " 读懂广州 " 地铁文博专列,是继 2019 年 " 匠心神巧——广作特展 "、2020 年 " 漫游镇海楼 细数粤童谣——广州博物馆粤语童谣文化展 " 以及 2021 年 " 从黄浦潮到珠江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特展 " 走进白云国际机场海天文化走廊、2020 年 " 指间的广州制造——‘广府旧事’通草画文化展 " 走进地铁文化长廊、2021 年 " 画中话广府——广州博物馆藏外销通草画中的城市生活展 " 走进海珠万达广场之后,广州博物馆又一次通过优势互补的跨界合作,让文物走出库房、走出展柜,来到市民身边;让千年羊城历史不再遥远,触手可及。踏上专列,地铁不再只是交通运输工具,而是一个沉浸式的流动展览空间,是广州城市古今对话、文化交融的通道。
据介绍," 读懂广州 " 地铁专列自 9 月 26 日至 10 月 23 日在线运营。
采写:新快报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林晖
摄影:新快报记者邓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