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道外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为百姓造福作为主旋律,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全面对标、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百姓在创城中感受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启动公益广告 " 颜值滤镜 "。大街小巷、工地围挡、电子大屏、公交站台 …… 色彩艳丽、主题鲜明的各类公益广告让人眼前一亮。道外区创城办以宣传为媒介,以教育为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及 LED 显示屏,宣传公益广告,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对辖区内 9000 余处创城公益广告、景观小品进行排查、修缮、更换,使各类广告牌做到内容、样式和色彩与环境相互协调,相互映衬,相得溢彰。在太平桥和南极市场门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城宣传标语在大型 LED 屏轮番滚动,成为夜空一抹美丽的色彩。道外区围挡类公益广告覆盖率达到 40% 以上,楼体、道旗、围挡墙、公交站点这些辨识度高、感染力大的广告载体均有公益广告的身影,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并逐渐成为引领城市文明的风向标。
——系紧交通出行 " 安全纽带 "。道外区不断加强动态和静态交通整治,持续优化市民出行环境,交叉路口秩序井然有序,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在道外区主要交通路口,都能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拿指挥旗的志愿者,他们和现场执勤的民警一起,担当起了城市交通 " 服务员 " 的角色。加大违法打击力度,6 月份以来处罚 94221 件,查处酒醉驾 239 件,超载货车 187 辆,改型车辆 90 辆,无证驾驶 65 辆,查获百吨货车及改型 19 台,电动自行车违法 4032 件,有效规范交通秩序,不断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营造文明交通氛围。在 43 条区管道路施划停车泊位 12459 个,从根源上解决百姓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打开人居环境 " 美颜相机 "。按照 " 清根见底无死角,路面洁净露本色 " 的标准,道外区将车行道、人行道,拓展到路边石、隔离带和门前踏步彻底清洁;对各类公共设施开展水洗擦拭。累计擦洗垃圾桶 1200 余个,路灯杆和广告栏 700 余处,车行道交通护栏 3.7 万延长米;拆除红旗市场区域内棚伞、板棚 40 余处,劝导群众自拆和平小区内各类板棚 20 处;区城管局启动 " 道路惠民 " 专项行动,对先锋三道街裸土地面完成硬化铺装,改造车行道 6177 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和盲道 1432 平方米,施划停车泊位 50 余个,修建花池 350 平方米;清理 4500 立方米土堆,原地建成 3000 平方米停车场,解决了困扰 " 泰富长安城 " 小区 5200 户居民多年来的出行难问题;对临街楼体立面、景观挡墙和工地围挡的整饰更新,保持立面市容常亮常新。共整饰更新美颜和粉刷工程 39.8 万平方米。清理取缔店外经营 1815 处,无照经营 13664 处,乱堆乱放物品 2823 处,清理取缔各类条幅彩旗标语 400 处,灯箱落地牌等 544 处,清理乱贴乱画违法点位 766 处 ....... 一组组的数字,一张张的照片,见证着道外区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
——擦亮市场运营 " 广角镜头 "。道外区以 " 创则必成 " 的信念和决心,全力以赴对全区街路市场摊区进行规范化治理,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对 27 个早(夜)市 6033 处摊位实施划线划号工作,统一更新市场摊区公示板。对农贸市场的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对 389 处食品加工类固定业户建立食品健康登记卡,将 506 个液化气罐全部更换为新式具备追溯二维码的液化气罐,并安装切断式报警器。开展农贸 ( 集贸、批发 ) 市场环境秩序和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印发《文明商户明白卡》30000 份,对辖区商户门前 " 四包 ",清理商户乱堆乱放 473 处。共督促商户修补台阶超 10000 处,提升商户的整体环境。为切实保障食品生产安全,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共出动监管人员 580 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 2650 余户次。
——按下美丽乡村 " 宜居快门 "。道外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山水道外、宜居道外,打造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以国家级文明村——红光村为示范,助力城乡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探索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全村日常环境清理,党员干部积极引导村民争当环保志愿者,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倡导分类投放垃圾,鼓励村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通过墙体彩绘、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景观小品等方式,装点村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示范引领在前,辐射带动周边 29 个省、市、区级文明村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清理、生活垃圾清理、庭院美化亮化等方面开展创建,全方位、高标准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汇聚志愿服务 " 红色力量 "。道外区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倡议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多点位、深层次的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纵深发展,涵养城市 " 文明之花 ",促进市民素质提升,为创城助力添彩。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凝聚志愿力量,结合群众需求,积极开展为留守儿童一对一爱心辅导,为社区居民健康义诊、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千余场,将服务与关爱送到百姓身边;来自全区 47 家机关单位和文明单位的 1000 余名党员志愿者,在早晚交通高峰分赴重要交通路口,协助交警部门引导行人文明通行,守护安全,让文明的种子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全区 400 余名机关党员干部、200 余名社会志愿者下沉包保点,在公园广场、景区景点、小区庭院、居民楼道,变身 " 宣传员 "" 清洁员 "" 引导员 ",切实发挥 " 红色引领 " 作用,以实际行动落实落细常态化创城各项工作 ……3000 余名 " 道外志愿者 " 如红色星火,汇聚起崇德向善的文明力量。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