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 奋勇争先
聚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9 月 28 日上午,中共肥城市委举办 " 泰安这十年 · 肥城 " 主题新闻发布会,肥城市委书记张莉介绍,这十年,是肥城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来,肥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创新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均取得显著成就,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积极应对挑战,综合实力大幅跃升。肥城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年攀升;实体经济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26 家,纳税过亿元企业由 6 家增长到 12 家,建安业总产值、税收分别达到 830 亿元、33.3 亿元,跃居全省建筑业 10 强县首位。
致力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总投资 150 亿元的特种用钢产业集群项目竣工投产,是肥城工业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全省四大钢铁产业集群中开工最早、进展最快、完成投资最大的项目;数字赋能态势强劲,打造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创成全省唯一国家级边缘数据中心;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功争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被列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城区。
深化改革创新,动力活力充分释放。肥城市累计争取国家数字乡村、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等省级以上试点 103 项;省级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农高区先后获批落地;着力抓好 " 放管服 "" 一次办好 " 改革,参与制定国内首个规范企业开办流程标准,发出全省首张 " 跨省通办 " 营业执照;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绿色工厂各 5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 23.7% 增长到 71.6%,均居泰安各县市区首位;率先探索出 " 减垄增地 " 种植模式,为耕地高效利用、粮食大幅增产蹚出了一条新路。
统筹城乡一体,城市品质不断优化。肥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8.1%,获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肥城市全面打通青兰高速、泰肥一级路西延、济微路东移等对外联通 " 大动脉 ",畅通市内交通 " 微循环 ";康王河湿地公园入选国家级湿地公园,龙山河绿道被评为首批 " 山东省最美绿道 ";创成国家卫生乡镇 3 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高质量完成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坚持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肥城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乡居民收入节节攀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市财政累计支出 397.9 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县域文化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入选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肥城市法院、肥城市公安局分别荣获全国、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
突出从严从实,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肥城市扎实开展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正确用人导向,选贤任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党员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明显优化,坚决扛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集体收入由村均 24.8 万元提高到 57.3 万元,建成全省首家数字党建中心和首个县级机关党建示范区,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省委‘走在前、开新局’和泰安市委‘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工作要求,创新实干、奋勇争先,聚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莉说。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王婷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