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王兴国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 " 发令枪 " 打响的一年时间里,共青团南岗区委员会发扬自我奋斗精神,将基层组织改革作为全区各级团干部的 " 练兵场 ",把改革任务作为团组织的 " 造血机 ",勇破体制难题,敢闯机制禁区,全面翻新基层团组织基底细胞,使团的基层组织渐新、渐全、渐强。日前,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第二轮试点工作圆满收官,南岗区被评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优秀单位。
实现党建凝聚合力,促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得到保障
南岗区以区委名义出台了《南岗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党建带团建职责。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考核;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区委巡视巡察监督内容,并在 6 月份启动的新一轮巡视巡察工作中,展开对共青团工作的巡察;将学校共青团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将青年 1 元标准的青年工作经费和街道、乡 ( 镇 ) 2 万元团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开展,形成了党委鼎力支持、团委严格落实的改革新局面。
实现机制多措并举,促团干部成长形成 " 强战力 "
强基必须要强本,要使改革有所为,必须从强本入手。团区委坚持用机制育人,积极为干部的成长成才搭台铺路。制定出台了《南岗区共青团干部 " 三位一体 " 目标考评制度》和《南岗区团干部培养推荐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团干部述职评议工作,健全完善基层团的工作委员会,规范社区 ( 村 ) 团组织换届,各街道、乡镇团 ( 工 ) 委工作力量增至 5-7 人,增幅达 411%。社区 ( 村 ) 团支部经常性工作力量比改革前增加 565 人,增幅达 258%。同时加大对团干部协管工作力度,调整了基层团干部任用的沟通批复程序,经过一番改革,切实增加了团组织的 " 粘性 ",团干部的 " 活性 ",形成了团工作的 " 强战力 "。
实现激励衔接体系,促团员先进性全面提升
改革以来,南岗团区委从构建团队衔接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着手,全面培养团员的光荣感和先进性。从 " 学 " 入手。首创构建了由 8 节全区统一录制的团课模板; N 节 " 青年大学习 ";X 节学校特色团课所构成的 "8+N+X" 团校课程体系。从 " 荣誉 " 入手。将 " 红领巾争章 " 作为少先队推优入团基础。从 " 项目 " 入手。把少先队推优入团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创新启动少先队推优入团区校共育 " 五青工程 " 项目。由团区委对各少先大队推选的 " 青先锋 " 开展以 " 青 " 团课、" 青 " 参观、" 青 " 志愿、" 青 " 打卡、" 青 " 结业为内容的五青流程,从而完成从少先队到共青团,从学校到团区委的全链培养模式。
实现组织设置更新,促联系青年覆盖面有效扩大
本着 " 团员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 " 的根本理念,团区委成立了团南岗区 " 两新 " 工作委员会,专项落实 " 两新 " 组织团建工作。推动 " 青年之家 " 提档升级,新建社会领域青年之家 1 个,街道 ( 乡镇 ) 级 " 青年之家 "20 个,建成率达 100%,全年开展活动 732 场次,覆盖青年 13765 人。推动网上青年塔群建设,现已建成 274 个青年微信群,共覆盖青年 11017 人,形成联系、凝聚、服务青年分层管理的 " 塔式 " 形态,青年阵地活跃度逐渐增强。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南岗团区委精准落实团中央 4 方面 10 项改革任务,基层团的工作力量逐渐增强,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得到拓宽,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党的领导机制和支持得到有效保障,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南岗团区委将强化责任担当,以过硬的工作作风继续创新探索,发挥改革突破作用,巩固改革所得成果,切实把南岗共青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
编辑 周启婷
值班主编 胡占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