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咚咚咚!"9 月 29 日上午,红色小管家汪笑云敲响徐志兰家的门," 您好,徐大姐,我来给您发‘连心卡’了,以后家里有什么需要,可以打电话给我,这上面还有社区医生、物业的号码,有问题都可以询问。"
自 8 月底,合肥市包河区选择有威望、有能力的小区党员居民担任红色小管家,并由街镇(大社区)统一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库,规范进出机制,开展岗前培训。为充分调动红色小管家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街道 " 全域提升 善治包河 " 行动落实落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在小区居民党员中择优选聘出 18 名红色小管家。
徐志兰拉着红色小管家汪笑云的手," 你们这一个月的工作我们都看的到,平时出门遇到了你们都会关心问我们情况,上下楼梯还扶我一把,邻里有什么问题你们都积极处理,以后有困难找你们准没错。" 自红色小管家自上岗以来,每天穿梭在辖区的各个小区、各条街巷,深入宣传惠民政策、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他们总是用真心、热心、爱心来化解邻里纠纷,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社区。
孙维平总是说,"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虽然退休了,但还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做一些好事。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做下去,活到老、干到老。" 杨其生老人家就是她的服务对象,作为原南徐村村主任,她对村民的情况比较熟悉,知道杨其生夫妻俩八十余岁,身体状况都不是太好,于是主动认领了这两位老人家的关爱帮扶工作。孙维平平时会带领社区志愿者帮老人家做饭菜、打扫卫生,上门为老人量血压、理发,提醒老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及时联系她。" 您今天家里来客人了?今天我们是来给您发‘连心卡’的,往后您直接打电话给我就行,我们住的也近,有事我三五分钟就能赶到。"
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党支部始终贯彻落实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联合红色小管家、物业楼栋管家、社区医生等力量,做到群众需求 " 全天候 " 反馈,小区事务 "24 小时 " 掌握,聚焦 " 一老一幼 ",实现社区服务 " 全天候零距离 ",让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真正延伸到千家万户。
史玉婷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王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