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9-23
【我在哈尔滨】爱心在传递 厨房不打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鸿凌 文 / 摄

5 年前,女儿身患白血病,老庄为让孩子吃上安心饭创立 " 爱心厨房 ";社会各界帮忙,女儿治愈出院;

他在温暖的城市被爱救助,决心将这份爱继续 " 经营 " 下去——

爱心在传递 厨房不打烊

老庄和白血病患儿交谈。

" 庄大爷,您来啦!我可想您了,听您的话我做检查都没哭 ……"9 月 16 日中午,南岗区邮政街 29 号院内一楼民宅内,身穿粉色运动服、留着 " 板寸 " 发型的小女孩 " 冲 " 到刚进门男子面前紧紧握着他的手,笑嘻嘻地 " 汇报 " 着自己的近况。她口中的庄大爷是庄严国,是这家 " 爱心厨房 " 的创立者,同时也是这一家人继续和白血病 " 病魔 " 斗争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老庄的女儿曾是一名白血病患儿,在女儿患病期间,这个家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女儿才能得以继续治疗。2017 年 7 月,机缘巧合下他成立了 " 爱心厨房 ",初衷是为了女儿和其他小病友都能吃上干净、安心的饭菜。一年后,老庄的女儿治愈出院," 爱心厨房 " 也一直经营着。

30 多平方米、简陋装修的小屋,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庄,5 年时间里," 爱心厨房 " 给了 200 多名白血病患儿和家属希望和支持。

好心人资助 老庄创立 " 爱心厨房 "

厨房里一展身手。

" 这一切得从我女儿得病说起 ……" 庄严国坐在椅子上,回忆起女儿患病的往事,他面色凝重看向窗外,许久才开口说话。

2016 年,老庄的女儿月月 14 岁,经常感到身体乏累、高烧不退,多个医院检查都得出一个结果:骨髓细胞变异综合症,俗称白血病。" 不管多难,我必须让女儿活下去!" 老庄知道,这个病不仅难治,还需要花费很多钱。老庄本是新发镇建国村村民,他带着本就不多的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钱踏上了治病的路途。

" 该借的钱都借遍了,幸好遇到了这些好心人 ……" 就在老庄快走投无路时,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女儿才得以继续治疗下去。" 孩子化疗期间,身体特别虚弱。" 在女儿住院期间,老庄担心总点外卖孩子营养跟不上,就跑遍了附近的居民区,最终征得一户居民的同意,付了租金可以早、中、晚来到这家厨房给女儿准备饭菜。

在病房里,和庄严国一样的父母还有很多,他们都渴望给孩子们吃上营养、干净的安心饭。带着大家的希望,2017 年 7 月,在志愿者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庄严国开设了 " 爱心厨房 ",就在距离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仅一墙之隔的居民区里,免费给白血病患儿的家属使用,同时还提供免费的米面油。消息迅速传开,小屋里最多时有 20 多家同时使用。

女儿治愈出院 老庄被多人 " 约谈 "

" 你看,这都是当时大家申请入驻厨房的纸条。" 老庄从抽屉里拿出几张泛黄的纸条,上面都是患儿家属当时提出的申请 …… 老庄说,申请来厨房做饭的家庭都和他一样,家在外地、农村家庭居多。

随着厨房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患儿家庭 " 一拥而入 "。小小的厨房,同时容纳过 20 多个家庭在此做饭,一周就消耗了 100 多斤大米和 3 大桶豆油 ……

租金、锅碗瓢盆、米面油都是爱心人士免费提供,而老庄则要负责整个厨房的运营工作。2018 年 8 月,老庄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女儿终于打败了 " 病魔 ",成功治愈出院。老庄是高兴的,但其他患儿家庭却开始担忧:" 老庄要是走了,厨房怎么办?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在女儿出院前,老庄就被科主任叫到办公室:" 老庄,这个厨房对患儿太重要了,既对孩子们的身体恢复有帮助,还能帮助他们省些费用,以后你是打算传承下去还是关门呢?" 得知老庄女儿治愈出院,之前帮助过老庄的好心人送来祝福,还提出会继续对厨房提供帮助,希望老庄能将厨房继续办下去,帮助更多的白血病患儿。

女儿从患病到治愈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老庄的眼前,同病房孩子们求生的眼神深深印在老庄的心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我自己孩子活了,更不能放弃这些孩子,厨房还要继续办下去!" 就这样,老庄将女儿治病没用完的钱也全部投入到厨房的运作。

" 爱心厨房 " 成了患儿们心灵港湾

热腾腾的饭菜装入饭盒送往病房。

16 日中午,记者走进 " 爱心厨房 ",不大的屋子里摆放着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阳台加厨房共有 4 个灶台,几个大男人在厨房忙活,其中一个炒锅里做的是孩子们都爱吃的鱼香肉丝,等待着送进病房的钢饭盒 " 排队 " 等待。

" 孩子馋肉了,今天我们一起做的鱼香肉丝、柿子炒鸡蛋、炖茄子。" 老宗今年 50 岁,带着 10 岁的孩子已经治疗两年多了,是厨房的 " 老人 " 了。说起老庄和厨房,老宗一个劲儿地感谢:" 孩子们化疗期间,免疫力特别低,吃不好就容易引起病情恶化,这也是我们做父母最担心的。" 老宗告诉记者,厨房里做饭的基本都是爸爸,妈妈负责在医院照顾孩子。几个大男人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煎炒烹炸样样行,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从买菜、洗菜再到炒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漏,对于白血病患者,每一餐都极为重要和谨慎,自从进驻到厨房,不但没了这方面的担心,还节省很多费用用于治疗。" 老庄在,我们就心里有底,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两年前,老宗刚知道孩子得了白血病,从帽儿山来到哈市治病,心里是绝望的,但自从认识了老庄,他才知道儿子活下去是有希望的。

怎么治疗、多少个疗程、什么情况不能吃肉、孩子感冒咳嗽吃什么药、哭闹应该怎么处理 …… 但凡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他们都能从老庄那得到答案。不仅如此,老庄还经常把女儿叫来,给其他患儿加油鼓劲,这个地方虽然叫 " 爱心厨房 ",但却早已成为了患儿和家属们的心灵港湾。

小小的厨房 承载大大的爱

贴满墙的祝福话语。

在和记者交谈中,冲进来的小女孩儿叫欣欣,8 岁,今年 3 月查出白血病,一家人卖了地、带着积蓄和借款来到了哈医大一院,为了让女儿在化疗期间能吃上一口安心饭,欣欣的爸爸申请入驻 " 爱心厨房 ",节省了住宿和米面油的花销。

孩子口中的庄大爷,就是她每次出院都期盼见到的人。" 庄大哥给我们的帮助太多了,他说话孩子就特别听。" 欣欣一家从虎林来到哈市,曾因拖欠费用差点就无法治疗了,多亏老庄帮忙把医药费筹来了一部分。在欣欣一家人的眼里,老庄就是孩子们的 " 顶梁柱 ",而这个厨房则是大家的 " 家 ",这里不仅可以一起给孩子们做饭、一起讨论孩子们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互相鼓励互相扶持,还能一起对抗病魔,他们既是 " 战友 " 又是亲人 ……

老庄表示,厨房创立 5 年来,共接纳了 200 多个患儿家庭,90% 以上的患儿成功治愈出院,看着康复的孩子们、想想自己的女儿,或许这就是老庄坚持下去的意义。

老庄的女儿现在已经技校毕业,准备迈入人生新的阶段," 现在还知道臭美了,和同学出去玩还涂口红呢。" 老庄现在靠开车拉脚挣生活费,除了要为生活的柴米油盐奔跑,还要为厨房的正常运作操心。

算上房租、燃气、水、电、米、面、油,老庄粗略估算厨房每个月的费用需要 4000 多元,这些费用一直都靠老庄还有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支撑。不仅如此,老庄每周也都要到厨房 " 坐镇 " 两到三次,陪孩子们一起打游戏、给孩子们买新玩具,有时还会当孩子们的 " 心灵导师 ",但凡遇见受病痛折磨而哭闹的孩子,老庄都要讲起陪伴女儿治疗的故事,给孩子们生的希望也给患儿父母坚持下去的动力。

孩子们看见老庄,都是一口一个 " 庄大爷 " 地叫着,也正是因为孩子们想活下去的希望,支撑着老庄走到了现在。

" 我这一辈子唯一做的大事就是治好了女儿的病,唯一放不下的是这些同病相怜的孩子们,我会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给孩子们保留一个可以吃上营养、卫生饭菜的地方,我想让他们都能平安健康的回家。" 老庄动情地说。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标签

白血病 哈尔滨 建国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