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玄萱 记者 江楠)召开专题议事会 100 多次,各方征求意见 1000 余次,一年后,这里的 13 部电梯全部安装到位。在南京玄武区雍园 41 号小区,新增的电梯不仅助力于居民生活,在梅园新村街道的跟踪下,还探索出电梯的长效维护机制,使电梯的保修期得以延长。近年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度较大。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居家养老不方便,高龄老人有个 " 电梯梦 "
灰白色的幕墙中,长方形的轿厢平稳运行,为老楼增添了满满的时代感。走进雍园 41 号,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建成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老小区。
" 我在这儿已经住了 23 年。"81 岁的姚数华住在 1 单元 7 楼,购房时看中最顶层采光,但因病症导致下肢静脉曲张,以及年岁增长,上下楼逐渐成了难题。" 平时很少出门,必须外出的事情都会攒在一起,一趟办结,尽可能减少爬楼次数。" 姚数华说,出行的不便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严重影响居家养老质量。
和姚数华同一小区的 181 户居民中,60 岁以上占 37%,加装电梯,是他们近年来最大的心愿。
2018 年,玄武区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雍园 41 号 5 个单元成为了第一批 " 尝鲜者 "。但由于业主们的不同考量,增梯事宜一直迟迟没能实现。2021 年 5 月,玄武区委区政府检查推进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实地查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出城市更新适老化、系统化、集成化设施建设意见,增梯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雍园 41 号增设电梯,被再次提上重要日程。
为 " 统一意见 ",工作人员跑断腿、磨破嘴
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的 " 重头戏 ",但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小区某单元共有 14 户业主,其中 13 户同意,但二楼一家住户因年岁已高,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他们担心施工期间噪音影响其休息,建成后妨碍消防安全、影响采光,坚决反对。" 我们多次上门,想找业主沟通。因为有‘情绪’,业主根本不让我们进门,只是将门虚掩着,应付几句,就将门关了。" 梅园新村社区副书记蒯梦倩回忆到。
为了说服居民统一安装电梯,除了召开居民议事会,每个单元,社区工作人员前前后后至少要跑了 200 多次;每次上门协商,一劝说就是几小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真心为民的精神,细致耐心的态度,感动了不少小区居民。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雍园 41 号 8 个单元加装电梯的居民征求意见工作终于有了圆满结果,全部达成加装协议," 居民们从心底,还是非常拥护支持加装电梯的。" 蒯梦倩说。
老旧小区全面治理,探索长效维护 " 菜单 "
从最初筹划到最终落地,雍园的每一步工作都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协议达成后,社区围绕电梯品牌、施工细节等,先后召开了 100 多次居民议事会;建设期间,通过微信群,进行政策宣传,实时通报进展情况;对加装电梯施工、监理等环节全流程监督,保证电梯质量。
截至目前,8 个单元的新增电梯已完成加装,并通过特种设备运行检验,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雍园 41 号小区实现 5 幢楼共 13 个单元电梯全覆盖,成为南京主城首个实现电梯加装 " 满堂红 " 的老旧小区。
破解老百姓下楼难,是深化社会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在雍园 41 号小区出新过程中,梅园新村街道还同步改造了非机动车车棚;扎实开展香林寺沟综合整治工程,造 1.6 公里绿道;兰园小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 公交式 " 流动收运;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在社区设置了道德讲堂和家长学校。
梅园新村街道负责人表示,面对基层治理构建的新课题,街道将继续贯彻 " 以人民为中心 " 理念,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现代化目标,在开创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玄武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