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01
田间美景“变现” 66万亩木兰水稻喜获丰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曹华君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文 / 视频制作

金秋时节,木兰县新民镇祺祚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加快秋收节奏,收割、晾晒、磨新米 …… 各生产环节紧张有序。在 66 万亩木兰稻田上,乡亲们奋力谱写产业振兴幸福之歌。

木兰县新民镇是木兰县的水稻主产区之一,共有水田 12.3 万亩。新民镇的 " 莎莎妮 " 稻米久负盛名,近年来,又引进了省农科院培育的 " 盛益 1 号 " 和 " 绥粳 18",从智能育种、催芽到插秧、管理,各环节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规程,稻米的产量和品质迈上新台阶,品牌稻米打开了全国市场。

" 全县 86 个村现在都推行标准化种植,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活儿比以前轻松多了,两脚不粘泥,开着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几十亩地。" 农户谷金玉说,科技种田让乡亲们开了眼界,更为稳产增产提供了保障。

在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党支部书记杨春雷正在组织乡亲们有序秋收。不时有客商打来电话询问稻米价格,杨春雷远离轰鸣的收割机,大声与对方讨价还价,脸上挂满了笑容,他说,今年乡亲们的好收成又能卖个好价了。

木兰县利东镇三胜村里机声隆隆,该村新建的磨米厂投产后,当地出产的大米注册了商标,各家各户的新米开始论斤卖了,产业兴旺给种田带来了更多收益,乡亲们的生产热情越来越高。

自秋收开始以来,木兰县按照省、市的总体安排部署,严抓疫情防控同时开展秋收生产,抽调由县级包乡干部和农业农村部门组成的工作组下沉到全县 8 个乡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乡亲们科学收获,保障颗粒归仓。同时,各级政府部门积极落实粮食产后 " 五代 " 服务工作,协调粮食销售渠道,用完备的 " 三农 " 服务机制有序推进秋粮变现。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标签

春雷 木兰 建国 产后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