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 2022-10-03
治愈焦虑的最好方式:存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最近,《脱口秀大会》上,演员江梓浩的一段发言火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很优秀、很成功的新人,二十几岁,就年少得志,挣大钱。

  他们的出现,搞得现在很多人觉得,我混的很差,很失败。

  其实你只是平凡而已,二十几岁的、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平凡和普通是常态,成名和暴富是变态!

  正常人不该像我这样的吗?哪有这么多钱的。

  想要吃的好一点,就要住的差一点;想要住的好一点,就要吃的差一点。

  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有人甚至把四面墙都拆了。

话虽是玩笑,听着却真实又扎心。

不知不觉,焦虑,已经成为这一代成年人的常态。

我们一边和别人较劲,一边暗自担心,自己的生活陷入某种困境。

有调查显示,23-38 岁的人群里,58% 的人,会因财务、人际问题失眠,而在 39-54 岁的人里,这个比例上升到了 64%。

那些辗转难眠的夜里,大家都在想什么?

豆瓣网友 @小胡子爱睡觉说,自己买房后,每个月都要还近 4000 的房贷,减掉 900 的房租,手头只剩 1000 多的生活费,每天都焦虑的很。

90 后女孩 @胡撸胡撸瓢则说,自己裸辞考公失败后,一直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发愁,别人要不嫌她要的薪水高,要不嫌她的经验少,都不肯录用她,她简直要崩溃了。

年轻一辈尚且如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就更不用说了。

网友 @王可爱的婆婆,每半个月就要住一次医院,家里还有小孩要养,她现在每个月都要从网上借钱,才能维持生活。

前段时间,家里的车坏了,可她却连换二手车的钱都拿不出来,无奈得要哭了。

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养娃、还贷、就业、疾病……各方面的压力,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怎样,所以我们都在拼尽全力,争取多一点的保障。

或许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是一个能赚钱的副业,或许是一份让人有安全感的薪水……

近几年经历太多,我们太担心,哪天会被生活的巨浪吞没。

与其说大家陷入了 " 物质焦虑 ",不如说,我们都在渴求更多的 " 确定性 ",以抵消对未知的恐惧。

电视剧《二十不惑》里,段家宝的家庭投资失败,一夕之间,欠债千万。

因为缺钱,段家宝的公司被迫倒闭,房产也用做了抵押,她不得不带父母去外边租房住。

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弟弟出国留学,急需用钱。

各种难题接踵而至,让段家宝焦头烂额,无数次崩溃大哭。

可是,生活还要继续。

认清现状后,段家宝只能四处找工作。

她明知道广告公司内卷严重,经常加班熬夜,但还是硬着头皮,参加了面试。

为了能攒更多的钱,段家宝还找了份副业,每天省吃俭用,不敢买零食饮料。

有一次,她一时没忍住,买了件很贵的衣服,结果第二天就后悔了,打电话给店家,希望能退货。

遭到拒绝后,段家宝只能拮据度日,饿的时候,就把牛油果当成三文鱼,蘸着酱油吃。

让人看了心酸无比。

小时候,我们被父母保护得很好,总觉得节俭是寒酸,谈钱是庸俗。

直到被生活狠狠碾压过才发现,成年人的卑微和烦恼,原来都和钱有关。

很赞同知乎一位网友说的:

" 没钱,意味着没有对抗疾病、事故的能力,也没有娱乐、投资的权利;

你的选择会被极大地限制,面对其他强大的力量时,只能被无可奈何地推着走,没有决定自己的能力。"

是啊,活着的成本,实在太贵。

衣食住行、赡养父母、租房买车、人情往来……都需要用钱。

没有钱,相当于没有了与世界交换的筹码,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切未知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谁不会感到焦虑呢?

"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说到底,大家之所以焦虑,都是因为缺钱。

最近,央行公布了 2022 上半年的居民存款数。

数据显示,国内上半年的新增存款,超过了 10 万亿,创造了历史新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存钱了?

因为大家都意识到,钱,才是一切安全感的来源。

看过一则网友的留言:

" 从小,妈妈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天晴要防备下雨。

所以,她教会了我储蓄的好习惯,一直到现在。

我每个月,都会固定存 1/2 的钱进银行,然后剩下的钱去日常开销。

网购的东西,我会先放购物车,过几天再决定买不买。

平常上网时,我也不看直播,因为直播诱惑实在太大,我会忍不住剁手。

除此以外,我出门都是坐地铁,尽量不买奶茶喝,买的衣服也是平价的。

最近行业不景气,单位里人心惶惶。

我算了算,手头还有快 10 万的存款,能撑好久呢,不慌不慌!"

叔本华曾说:

" 如若一个人拥有一笔独立的财产,他应当将其视作堡垒,用来对抗许多可能会遭遇的恶事和不幸。"

人生充满变数,手里有一定的储蓄,才不至于在意外来临时,陷入恐惧。

或许省钱,会让你觉得活得不痛快,但却能在风险来临时,给你最安稳的保障;

或许存钱,不能让你马上财务自由,但却能让你在未来,活的更加轻松自由。

人都是一样的,手里的筹码多了,心里才没那么慌。

而当一个人,有了更加平和的心态,他也才更有动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网上有人说的好:

" 存到 1000 块时,你可以去花 100 块,让自己吃点好的,或者给自己一个小礼物。

存到 10000 块时,你可以花 1000 块,买自己想买但是又舍不得的东西。

存到 100000 时,你可以给你父母 10000,让他们开心快乐一下。

存到 1000000 时,你可以尝试找地方买房,免去漂泊之苦。"

说白了,存钱,存的不仅是生活的底气,还有人生的幸福。

展望未来的时候,摸摸鼓鼓的钱包,才更有勇气,奔向理想的远方。

曾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幸福公式:

财务幸福 = 被动收入 ÷ 日常消费。

想要获得较大的幸福感,除了要提升被动收入,也要学会降低物欲。

而存钱,无疑是普通人实现财务幸福,最简单的方法。

一方面,存款能让人理性消费,控制欲望;

另一方面,存款也能带来越来越多的被动收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底气。

那么,适合普通人的存钱方法有哪些呢?

给大家几点实用的建议:

1. 房租存钱法

在不用租房的情况下,你可以假设自己是房东,根据当地的房价水平,每个月存一笔 " 房租 " 到自己的账户上。

假如一个月的房租有 1500,一年下来,就可以存下一万八,带家人出去旅游,绰绰有余。

2.365 天存钱法

按照心型表格上的数目,每天从 1 到 365 中任选一个数字,往储蓄账户里面存钱,存完后,就把对应的心型格子涂上颜色。

一年下来,你不仅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 " 爱心 ",还可以得到 66795 元的储蓄,够买一辆新车了。

3.333 存钱法

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把工资分成 3 部分即可,一部分拿来储蓄,一部分用做日常开支,一部分进行投资理财。

这样无论如何,每个月都能存下 1/3 的收入。

当然,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储蓄的比例,但确定下来后,就不要随意更改啦。

如果对自己不放心,可以让有强烈理财意识的人来监督你,比如你的爱人、父母。

罗曼 · 罗兰说:

" 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节制和爱。"

这世界上恒久的幸福,都需要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得到。

做好资金分配,才不至于铺张浪费;

懂得延迟满足,才会收获如愿的幸福。

钱,是我们生活淡定从容的基础。

把花钱的欲望,转变成行走于世的底气,世界将会给你丰盛的奖赏。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其实,我们攒下的积蓄,都是为了长久的自由做准备。

没事多存钱,我们才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