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红薯收获的好时节。在金竹街道隆昌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各种品种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垄,个个表皮光滑、颜色深红。
经过测产,苏 29 品种亩产达到 8000 多公斤,按收购价每公斤 2 元计算,每亩收入可达 16000 余元。
红薯的增收,得益于南京农业大学帮扶。利用高校技术、人才、资源,结合麻江县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开展红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 我们今年一共引进的水稻品种有五个,另外一个粮食作物,就是我们的红薯,我们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了有 15 个品种,产量在一万多斤每亩。" 县委常委、副县长施雪钢说。
今年 4 月,麻江县引进 15 个优质红薯新品种试种,通过品种优选,形成 1 套优质红薯种植技术,探索解决本地红薯品种单一、品质退化等问题,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 每年的经费大概是在 500 多万,我们的绝大部分的经费都是用于麻江县的产业发展,我们的产业涉及很广,有水稻、玉米、红薯、水果、还有黑山羊、冷水鱼、夏草莓等,可以说今年我们在麻江县整个基地有十几个。" 施雪钢说。
通讯员:杨光红 刘勇
编辑 周欢 /统筹 潘欢欢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