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12
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⑪一把小口琴吹出穿透黑暗的音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 冰城 +

邓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申志远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张长 54 厘米、宽 26 厘米的哈尔滨口琴社招生广告,和一把长 21.7 厘米、宽 4 厘米、重 0.4 千克,哈尔滨口琴社队员使用过的口琴。

在夜幕下的哈尔滨,它们就像是勇士于暗夜中射出的响箭,刺破阴霾,穿透铁幕,一声声亮丽的鸣响,或悠扬庄严、或悲戚愤怒,奏成一曲唤醒广大民众投身抗战洪流的壮丽乐章。

1935 年 2 月,哈尔滨的孔士洋行为推销德国和来口琴厂生产的口琴,在报上刊登招聘口琴教员的广告。时任邮政职员的共青团员袁亚成被录取。合同约定袁亚成可开办口琴学校,袁亚成意识到可利用其开展革命工作,在中共满洲省委支持下任震英、金剑啸、侯小古等党团员一同参与了进来。

↑ 哈尔滨口琴社招生广告

1935 年 4 月 1 日,哈尔滨口琴社在道里中国四道街(今道里西四道街 2 号)宣告成立,袁亚成任社长,并邀哈尔滨音乐界名流任白鸥、叶长春、刘性诚为顾问。学员包括侯小古、任震英、张德元、张益瑶、王家文等,还有几名外国青年。

↑ 口琴队在演出

1935 年 8 月,口琴社成立哈尔滨口琴队,侯小古、王家文分任队长、副队长,共有 30 多人。口琴队每天晚上都认真排练中外乐曲。1935 年秋冬,口琴队两次应邀到哈尔滨放送局(即广播电台)演播,除演奏了部分外国名曲外,同时演奏了思想性、战斗性很强的乐曲《战场月》。这首以 " 九一八 " 事变为背景,控诉日军残暴行径的大型协奏曲,考虑到曲名太锋芒显露,便改名为《沈阳月》。

1935 年年末,口琴队在道里巴拉斯电影院(今兆麟电影院)举办了哈尔滨历史上第一次口琴音乐大会,再次演出了《乘风破浪》《沈阳月》等抗日乐曲,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口琴队的演出引起日伪警特的注意 , 被迫一度停止活动。1936 年 6 月 , 金剑啸、姜椿芳等突然被捕,口琴社的主要成员被迫转移到太阳岛上坚持活动。同年 8 月,他们又在巴拉斯电影院举行了第二次口琴音乐大会,演奏了《大路歌》《开路先锋》等乐曲。这次演出激怒了日伪统治者。袁亚成等被迫相继离开哈尔滨入关。侯小古因念及家中祖母和妹妹不肯离去。

↑ 侯小古

1937 年 4 月中旬,日本侵略者开始对地下党组织进行大破坏。4 月 18 日,侯小古等 12 名口琴社成员一起被捕。9 月 23 日,侯小古在哈尔滨太平桥圈河英勇就义,年仅 24 岁。

1984 年,居住在上海的袁亚成老人,把他珍藏多年的口琴社招生广告和口琴、曲谱等,捐赠给了东北烈士纪念馆。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李溪

相关标签

哈尔滨 沈阳 招生 音乐 长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