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1:3 输给意大利队,中国女排以止步八强的成绩结束了本次世锦赛之旅。不可否认,球员们在赛场上很努力,也基本打出了这个阵容的最好水平。但作为中国女排——这支在国人心中地位举足轻重的队伍,八强的成绩显然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预期。想要重新登顶,中国女排任重而道远。
比赛结束后,所有人都说中国女排在硬实力上跟意大利队有差距,但差距在哪儿?有人说是朱婷、张常宁没有归队,让实力大打折扣;有人说教练临场指挥;也有人说是队伍的全面性,尤其是地面防守的能力不够。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进攻 47:55,拦网 8:11,发球 2:4,双方总得分 80:88,虽然各项数据看上去落后都不是太多,但几个单项数据总数的累加,足以决定一场比赛的结果。而翻看各个数据的单项统计不难发现,拦网成了中国女排最孱弱的环节——在比赛中有拦网数据的 9 名球员中,除了二传刁琳宇凭借拦网有且只有一次拦网得分、效率为 100% 外,其余 8 位球员的拦网效率不是 0% 就是负数。虽然比赛里中国队有 8 次拦网得分,但破坏性拦网导致的丢分却有 23 分之多,而对手意大利队在这一项上仅为 9 分。
如果一场比赛的数据不够,那我们再来看看整个女排世锦赛的全部拦网数据。拦网榜上,中国队无一人进入前十,排名最高的袁心玥排在所有球员中的第 13,拦网效率为 -22.03%。另一位副攻王媛媛排名第 23,拦网效率为 -25%,破坏性拦网总数在同排位的球员中高居前两位。而其余球员的排名均在 35 名开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女排拦网赔的比赚的要多得多,整个拦网体系如塌方一般,惨不忍睹。而在其他的技术环节中,中国女排每一项都有球员进入前十。
拦网的短板造成的便是整个攻防体系的塌陷。在攻势排球大行其道的今天,连防守最好的日本女排都无法仅仅依靠地面防守扭转战局,身材高大的中国女排就更做不到了。虽然自由人王梦洁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堪称 " 逆袭 ",但前排拦网的漏勺还是让中国队在整个拦防体系上漏洞百出。面对二流队伍,中国队勉强可以靠不错的进攻维持住攻守的相对平衡,但在面对巴西和意大利两队时,拦防体系的短板便暴露无遗。于是我们在比赛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对方一传到位,二传从容组织,各个攻手全面开花,即便是边攻状态一般,对手也能在副攻位置上进行突破。而后便是中国队副攻被对方二传各种蒙骗,猜不到谁要扣球,然后拦网漏勺,对方凭借打手完成进攻得分。
不得不说,在顶级强队面前,中国队的拦网体系已经全面落后。或许朱婷的回归会让中国女排在队伍的进攻实力和攻守平衡上有一定的改观,但拦网体系的问题似乎不是一个朱婷回归就能够解决的。想要重返世界顶尖强队之列,类似于颜妮这样一位拦网机器一样的副攻收效会更加明显。至于朱婷和张常宁会不会回归,什么时候回归,或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了。
图片来自国际排联官网
编辑 张堃雷
值班主编 李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