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杜菲菲
现代职业教育是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保障与支撑。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10 月 12 日,在 " 黑龙江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 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丁哲学回答了记者提问。
丁哲学说,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制发《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 " 十四五 " 规划》等文件,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重要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全省现有职业院校 234 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 48.1 万人,近五年累计培养学生 66.2 万人,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产业工人成长 " 立交桥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 " 考试成为职业教育招生主渠道,高职教育单独招生考试实现全覆盖,专升本年招生规模扩大一倍以上。建立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和高职本科 "3+2" 等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15 所高职学校与 11 所本科高校开展高本贯通试点、137 所中职学校与 31 所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初步建成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一体化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产业工人群体高职扩招 3.7 万人,占录取总数 30.8%,助力我省产业工人学历技能 " 双提升 "。
二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工人培育 " 快车道 "。省教育厅与哈尔滨新区、龙江森工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我省高水平职业院校与省内主导产业领军企业共建哈电、东安智造、北鱼等现代产业学院 30 个。建成装备制造、中国中铁、生物制药等职教集团 38 个,入选教育部示范性职教集团 9 个。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8855 个,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2014 个。建立职业院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系企业机制,仅今年上半年就联系企业 3463 家(次)。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累计培养学徒 1.7 万人。职业教育与产业良性互动格局已经形成。
三是稳步提高办学质量,构建技能人才培养 " 新模式 "。实施 " 双高 "" 双优 " 计划,建设省级高水平优质学校 31 所和专业(群)91 个,入选国家 " 双高 " 计划高职学校 6 所。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8 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9 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7 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2 项、教学名师 6 人。实施 1+X 证书制度,备案培训 7.9 万人次。组织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五年累计获国奖 206 项,涌现出中国航发东安公司技能专家路晨等一批高素质产业工人优秀代表,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引领企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
丁哲学说,教育部门将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建立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打造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职业教育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来源:黑龙江网 石启立 / 摄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