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杜菲菲
技能人才是支撑龙江制造、龙江创造的重要力量。人社部门作为主管技能人才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的重要成员单位,近年来是如何推动全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创新?10 月 12 日,在 " 黑龙江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 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赵志刚回答了记者提问。
赵志刚介绍,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近几年,我省主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创新:
一是建设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者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入手,探索组建了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精深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和康养等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人才培养聚合效应初步显现。
二是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方面加力改革,推动实施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工院校扩招等创新性举措。在前不久出台的《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 60 条》中,我省技工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高技能人才建设补助资金、竞赛获奖选手奖励资金三项资金实现 " 倍增 ",技工院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奖励、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奖励、优秀高技能领军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服务范围等三个政策实现 " 创新 "。全省技能人才年均增长近 10 万人,技能人才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
三是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成效显著,以省政府名义表彰了 40 名 " 龙江大工匠 "、300 名 " 龙江技术能手 ",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全省共有 13 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176 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特别是在去年有 4 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获奖人数居全国首位。在全省选树了刘伯鸣、刘丽、孟祥志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杰出典型,龙江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是打造龙江技工教育品牌,把发展技工教育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全省技工院校达 106 所,其中技师学院 15 所,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影响力排在全国前列。坚持 " 订单式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技工院校与全国 2100 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8% 以上,实现学生 " 入校即入厂、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
赵志刚表示,人社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以实现技能人才供给同龙江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为目标,以技能龙江行动为引领,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将技能人才各项工作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给予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全链条、多维度、强有力的支持,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走深走实。
(图片来源:黑龙江网石启立)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