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12
我们的新时代 | 老两口住进公租房,圆了安居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述波

干净整洁的小区,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阳光照进屋里,暖融融的,房间被主人收拾得一尘不染。 " 生活在这样的小区,是我们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日前的一个午后,当记者来到道里区恒祥空间小区时,住在 15 号楼 26 层的王湘鑫和老伴高兴地和记者说。

买房梦,被意外的重疾击碎

今年 60 岁的王湘鑫和老伴刘刚是最后一批知青。两人 1976 年来到了哈市近郊的原种繁殖场,从参加工作到结婚生子住进单位分配的筒子房,一住就是 20 多年。

" 单位那时分的房只有 30 多平方米,布局有点像‘串糖葫芦’,进门后,先是厨房、然后是一间小屋,最里面是一间大屋。" 王湘鑫告诉记者," 那时家里没有室内厕所,一到冬天就发愁。没办法,只能用尿罐。每天早晨一起床,加上冬天烧煤,家里的气味就很奇怪。"

在这样窘迫的居住环境下,夫妻俩生活了 20 多年。这 20 多年间,他俩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像样的家," 不用太大,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就可以了。"

孩子年龄也大了,总这么住着也不是办法。2010 年前后,王湘鑫夫妻准备拿出手中的积蓄在市区买套新房。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浇灭了这个家庭 " 新房梦 "。

从脾、胆摘除再到治疗肝硬化,王湘鑫挺过一个个难关。但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住进公租房终于实现 " 安居梦 "

王湘鑫病情逐渐稳定后,孩子的婚姻大事又摆在了面前。

儿子是 80 后,参加工作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属的帮助,几年前,凑了个首付后在道里区按揭了一套 40 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 孩子非常孝顺,买完房后,就让我俩搬来跟他一起住。" 王湘鑫告诉记者," 孩子处过几个女朋友,可到家里一看,没几天就黄了。我和老伴就想,能有个自己的‘小家’,就不能拖累儿子了。"

转机出现在 2019 年。" 有一次看报纸,知道到了哈尔滨推出的公租房和相关申请条件。不但房子好,租金还便宜,装修政府还给补贴 ……" 王湘鑫重新燃起了 " 有一个像样的家 " 的想法。

王湘鑫立即向所在社区和相关部门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确实在受理公租房申请。王湘鑫和老伴开始准备相关材料,并在当年正式提出了申请。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核实,并顺利通过了申请。

" 得知申请成功后,那几天我们一家高兴得觉都睡不着。"2020 年 7 月,通过公开抽签抽到了一套位于恒祥空间 26 楼建筑面积 50 平方米的 1 室 1 厅房子。

小区里整洁的环境、漂亮的绿化让王湘鑫夫妇眼前一亮。在亲朋帮助下完成装修后,当年就住进了新房,而她的儿子也在这一年终于完成婚姻大事。" 现在终于能住上一个像样的房子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有盼头了。" 正在削苹果的夫妻俩笑着说。

记者手记——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房子与幸福的联系十分紧密,温馨舒适的家是幸福生活的基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湘鑫夫妇居所的简陋,也深知他们为 " 安居梦 " 期盼了许久。如今,他们圆梦了,终于搬进了租金便宜、配套齐全的公租房,记者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也由衷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点赞。

十年间,哈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由 2011 年底的 1.5 万户增加至 2021 年底的 7.1 万户,实物配租住房由 0.3 万套增加至 3.3 万套。十年间累计为 16 万户(次)家庭发放租赁补贴 5.9 亿元。截至 2021 年底,全市主城六区 7.1 万户在保家庭,通过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方式,做到 " 应保尽保 ",实现 100% 全覆盖保障。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标签

肝硬化 于恒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