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10-13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於若飞:用无私奉献托起生命的“蓝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你有过害怕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一直做下去?"" 遇到危险的情况我也害怕,但是没有什么能比尽自己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价值。" 很多人都问过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这样的问题,究竟为何能一直坚定在应急救援的路上?而他,也总是以一次次冲锋在前的无畏行动和无私奉献给出答案。

90 年出生的於若飞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一名救援 " 老将 ",今年,是他从事救援工作的第 10 个年头。2012 年,於若飞还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5 月,一场发生在家乡甘肃岷县的泥石流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灾害发生后,热心的於若飞征得家人同意,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为蓝天救援队做向导,赶赴灾区调查灾情、打捞遇难者遗体。

" 救援队员将自己所有自备的干粮、穿的冲锋衣都给了山里的孩子和老人,宁可自己挨饿挨冻。那次任务让我看到了救援队员的坚韧和无私,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於若飞说," 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扶危救困。" 救援结束后,於若飞就毅然加入了蓝天救援队,并于 2013 年牵头组建了甘肃蓝天救援队。

2013 年四川雅安地震,於若飞义无反顾冒着余震风险前往震中挽救生命,碎石成串砸向头盔,与死神擦肩而过;2015 年尼泊尔地震,漂洋过海到达异邦救援国际友人,想尽办法争分夺秒争取生的希望;2020 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於若飞带着队员们多次冲锋在最前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的 " 钢铁长城 "……

10 年间,於若飞在 370 余次救援行动中,挽救幸存者 80 余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遗体 365 具,凭借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他将 " 中国的善意 " 传递给世界,擦亮了 " 甘肃青年志愿者 " 的金字招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会时刻把这句话放在心里,用不负韶华、勇于担当,忠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於若飞说。

在於若飞的带领下,甘肃蓝天救援队在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后,协助政府应急体系参与自然灾害及生命救援、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大型活动赛事公共安全保障等 2300 多次,并积极发起辅助建立 28 支青年公益性民间救援队,其中 14 支蓝天救援队、6 支大学生青年应急队、8 支社区青年应急队。

" 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希望我们能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成为政府救援的有益补充力量。" 於若飞说。为了提高群众个人自救、抵御灾害的能力,他还经常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开展救援培训活动,累计为 400 多家单位、学校开展防灾自救知识讲座与防灾演练 700 余场,受益人数 32 万人次,自 2008 年起参与公益活动,他个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 15000 余小时。

" ‘救援’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能养活自己吗?找份稳定的工作不好吗?"" 多危险啊,还得自己往里搭钱!" 於若飞的身边唏嘘声不断,但他对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却异常坚定。" 衡量这一生,不是你帮助别人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人。" 在於若飞看来,在生命面前,钱不算什么,没了还可以再赚,但生命只有一次。

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 熠熠生辉成绩的背后是於若飞的默默奉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推动着西部地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的发展。" 我会坚定善行唤醒人心的理念,致力将志愿服务与人道公益事业坚定地推进下去。" 於若飞表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刘超 文 / 图

编辑丨李庆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