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14
“天宫课堂”第三课点燃冰城萌娃科学强国热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 / 摄

12 日 16 时,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万里高空如约而至,驻留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化身 " 太空教师 " 进行了太空授课,通过微重力中 " 水球变‘懒’ " 等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验,圆满完成了一次跨越 400 公里的太空科普。哈尔滨市广大中小学生通过观看实时转播,不仅领略到了神奇的太空科普知识,也点燃了他们的梦想,激发了爱国情怀。

继红小学:红娃们用一张张精彩的学习单树立探究志向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一直关注 " 双减 " 背景下的学生综合核心素养提高," 天宫课堂 " 第三课前,学校号召红娃们以 " 感知宇宙奥秘,激发航天梦想 " 为主题,通过观看 " 天宫课堂 " 内容,引导孩子们树立探究中国空间站和浩瀚宇宙的志向。

通过前两次太空授课,继红小学根据家长反馈的良好社会反响,此次学校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上课并设置了 " 天空课堂学习单 ",其中有天宫知识我先知、课堂学习我最行和拓展知识我思考三部分内容,全体红娃孩子在完成学习单的同时,有的还在上面画上梦想画,表达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的同时,也展示了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继红小学三年 2 班的张浩轩说,中国空间站已经越来越大了,而且飞得那么高。在太空的科学课中,很多知识让他好奇,如航天员们能横向喝水,小扳手会在 " 太空 " 做有趣的小碰撞,这些都是在地面上看不到的。他还在拓展思考中写到," 种子在太空中是怎么埋到土里的,难道不会飞出来吗?"。

记者从继红小学了解到,通过组织观看天宫课堂以及完成一张张精彩的天宫课堂学习单,继红小学的红娃们通过神奇有趣的航空航天科技实验打开了科普学习一扇扇广阔大门,更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宇宙的愿望,并期待新一课时的 " 天宫课堂 " 再次开讲。

工大附中: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带动 77 所冰城中小学学子心向天宫

记者从 " 全国航天特色学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获悉,作为哈尔滨市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理事单位的牵头组织单位,学校辐射带动萧红中学、风华中学、巴彦抗联张甲洲红军小学、五常市实验小学等 77 所联盟校积极开展本次 " 天宫课堂 " 第三课活动。

同时,工大附中的小、初、高全体学子在共赴太空之约时,分学段布置开展微重力情况下的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 " 懒 " 实验和太空环境下拟南芥、水稻生长情况的 " 天空课堂科学体会 " 作业。地面与太空中的实验生动对比,使原本枯燥的科学理论变得具体形象,极大激发了工大附中学子们对于 " 太空科学 " 的兴趣,也让同学们引发无限遐想,他们用思维导图、物理实验总结等形式,把自己的作业完成得很 " 高大上 "。

记者获悉,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曾于 2018 年迎接过英雄航天员刘伯明来到校园与学子共绘梦想蓝图,并于 2019 年代表中国青少年接过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应用与研制工程 " 八一 04" 星旗,通过系列、高质量的航空航天活动,工附学子的太空梦正越飞越高。

中山路小学:" 播种闪耀太空的科学精神 ",立志做个骄傲的航天人

时隔 7 个月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校 2 年 11 班全体学生也在学校号召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地守候在屏幕前,等待观看这堂来自遥远太空的科学课。

中山路小学本次以 " 播种太空 闪耀科学精神 " 为主题,着重要求孩子观看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景,要留意观看天地现象的差异、以及植物在太空生长等内容,并期望通过整堂课学习,促进一颗颗科学的种子在中山学子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

2 年 11 班的郑泽洋观看后说,印象最深的是水球变 " 懒 "、太空趣味饮水以及植物生长研究的介绍。虽然她的知识有限,但是郑泽洋很好奇为什么在没有空气的宇宙中,空间站里的水稻也能生长,水稻等植物需要消耗的二氧化碳是不是航天员呼出的,够不够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她希望继续带着对科学兴趣的努力学习和追问,将来能有幸在地面上成为航天人中的一员,努力解读 " 天宫课堂 " 蕴含着科技自信的 " 中国密码 "。

中山路小学班主任教师张童说,在日常生活中探索科学、闪耀科学精神是学校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个精彩的 " 天地问答 ",为中山校的孩子们呈上一堂航天奇妙探索课,也点燃了无数青少年儿童好学善问的科学梦。" 天宫开课 " 彰显的是国家实力,播撒的是科学梦想的火种,天地互动模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中国教育自信的一面,是一堂生动、爱国的科技实践主题课,让 " 强国一代 " 在探索宇宙星辰大海中,用自己努力学习的汗水浇灌科学的 " 种子 "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保国一校:喜迎党的二十大,天地共播一粒种

在哈尔滨市保国第一小学校,根据 " 天宫课堂 " 第三课的授课内容,学校以 " 喜迎党的二十大,天地共播一粒种 " 为主题,重点引导孩子们关注 " 太空播种试验 "。

在 " 天宫课堂 " 第三课开始由陈冬、刘洋在问天实验舱介绍水稻、生菜等地面常见的农业作物时,孩子们都做了详细的学习记录,以及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和感悟,并在心中种下了 " 科学的种子 "。

四年三班庄的贺楠在学习后说,她最感兴趣的是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看到小小的水稻也能在我们自己国家空间站生的命生态实验柜里慢慢成长,让他觉得是一场宇宙级的浪漫,他一下就激发出来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也要立志努力学习像宇航员叔叔一样,在太空中开辟空中花园。"

五年一班的李依桐在感悟中说,很期待下一节天宫课堂的到来,未来在那个神秘又遥远、几代人持续努力不懈创造的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上,还将能发生怎样的奇迹和科学实验结果。因此,她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跟紧祖国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找到自己的未来方向。

据悉,保国一校目前正在开展科技节,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科学技术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开展 " 拆解搭建进课堂 "、" 制作发明进课堂 "、" 生活科普进课堂 "、" 创课竞技进课堂 "、" 实践体验进课堂 " 等纳入专题活动范畴,期望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设计科技主题的多项增质减负的项目化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并树立孩子们科技强国、肩负起民族振兴希望的科技探索和科学报国志向。

东安英才学校:" 天宫课堂 " 让 " 直升机摇篮 " 学子增强了航天报国梦

观看问天实验舱介绍、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 " 懒 " 实验、会调头的扳手以及天地互动环节,哈尔滨市东安英才学校的初中同学们对 " 天宫课堂 " 航天中的物理现象格外关注。记者了解到,东安英才学校在组织观看 " 天宫课堂 " 第三课时,注意实验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不同于平日里的 " 三尺讲台 ",英才学子们对于 400 公里天外 " 最高 " 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 天宫课堂 " 直播。

通过天宫课堂授课,同学们知道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懂得了毛细现象的重要性,看到了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这些都激发了东安学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科学,爱科学。哈尔滨市东安英才学校校长曹殿国说," 天宫课堂 " 的活动将专业又高冷的航空航天,转化成被学生们接受的,有趣且严谨的天地互动航空航天教育,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让航天梦住进每一名 " 直升机摇篮 " 的英才学生心里,在将来为实现中国航天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5 中学:科技改变世界,祖国很伟大

在哈尔滨市第 95 中学,学校认为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在观看 " 天宫课堂 " 第三课后,第 95 中学九年九班柴邵挪亚写学习总结说,天宫课堂给她打开了认识宇宙航天科学新世界的大门,了解了很多关于太空与地面的差别。她更惊叹于空间站的各种设施、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柜的高科技功能,不禁感叹科技改变现实的力量。作为少数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她知道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中,凝聚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作为一个中国新时代的强国少年,她深感自豪。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深知祖国未来建设的需要新鲜血液,应该更加的努力学习,把祖国的光荣传承下去。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中国空间站 张浩 航天员 航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