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14
80后村官“四把火”治村!暖了低洼田家村村民的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王文山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东

" 田家田家,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尽快搬家。" 这是当地百姓对双城区韩甸镇田家村的民谣。杨崴治村 " 四把火 " 烧过后,仅 1 年时间,就让田家村变了样,还热了田家村百姓的心,鼓舞了村民的斗志。家家户户都打起发家致富的算盘,有的带地入股积极要求加入合作社;有的扩大了家庭养牛的规模;搬到外村的农户纷纷回到了田家村。

一年前,赴任韩甸镇党委书记的张晶冬第一次走进田家村,是换了双雨靴才进的屯子,路是烂泥路,屯子周围全是牛粪污水,村里村外弥漫着熏人的臭气。

当年乡村筹集点资金想治理,村民说干了也白干,不出一个雨季,还得是原来的老样子,不如想着搬家算了。田家村原有 507 户,现在常住人口不足 300 户,有一半的村民搬了家。

为改变现状,镇党委会一致通过派年富力强、肯担当的杨崴,到田家村任党支部书记。今年 37 岁的杨崴信心满满,他按照乡村振兴的方针结合实际制定了治村方略。第一是治污清理垃圾。他到任的第一天,就带领全体两委班子成员召开誓师大会:不清完垃圾,绝不回家!他身先士卒,开来了家里的挖掘机、推土机,请来了亲友 20 余人帮助环境大会战,一干就是一个多月,愣是把堆积如山的垃圾清理干净,把几十年倾倒垃圾的三个大坑填平复耕,增加村集体耕地 13 亩。

这一个多月,他吃住在村上,6 次进城里买零件路过家门而不入,人也黑了瘦了十几斤,他回到家,6 岁的儿子愣是不敢认他。

初战告捷让老百姓看到了田家村的希望,对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刮目相看、交口称赞。垃圾清走了,怎么样才能保持住,使田家村绿起来、香起来、美起来呢?

杨崴的第二把火是清理陈欠,增加村集体收入,建立垃圾分类存储点,进入闭环管理。田家村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欠外债 150 余万元,430 亩村集体的机动地被分到各家各户手里 20 多年。杨崴请来了镇农经站、区审计事务所,清理了以前的账目,召开了 " 两委 " 班子会和村民大会,决心清理陈欠。他和村委会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地讲政策制度、法律法规,请农经专家、法律专家,让村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带动亲友向村里补交租金。杨崴率先垂范,做通了亲戚的工作,第一个主动补交租金 6700 多元。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程序收回了村集体土地 430 亩,公开拍租,村集体土地重新回到村里,清理陈欠 60.5 万元,偿还村集体债务 15 万元。他又在亲友们的帮助下,自筹资金 12 万元,投资 25 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的粪污垃圾分类临储点,实现了粪污垃圾的有序无害化闭环管理,为全区提供了示范。仅此一项,就使全村增加肉牛养殖 150 多头,直接增加村民收入 150 多万元。

杨崴的第三把火,是组建了 " 励图农作物种植合作社 ",调整种植结构,村民自愿入股。全村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从传统的种植方法变为机械化耕种,减少了经营成本;从传统的种植玉米到种植订单花生,又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分红收入。据测算,今年预计入股的 68 户村民,户均增收 10 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 5 万元。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结构,把低产的玉米种植转变为经济作物,2022 年增加花生种植面积 2000 多亩。

杨崴的第四把火,是美化田家村,迎回外迁人。他多方筹款,把全村的道路修成水泥路面,又带头义务劳动,修建边沟 700 延长米。种植花楸树 470 多棵、花卉 2000 多株,建设路灯 500 盏。如今的田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道路干净整洁,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成为网红打卡地。

" 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书生的小伙子干起工作来还真是个拼命三郎 "" 他心里装的全是咱村民们的生计,好样的 "" 明年跟着种花生、养肉牛 ……" 回迁的村民雷明阳一家,边往屋子里搬家具边和村民聊天,他们发自内心为杨崴竖起大拇指。他们一家准备把自家的 15 亩土地加入村合作社,养 10 头以上肉牛。

杨崴表示:" 要用好农业政策,做好群众工作,尽快把田家村建设成宜业宜居美丽富裕的新农村,奔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发展下去。"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