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冯茜 文 / 摄)近日,一块 3D 大屏现身南京街头,屏幕上数千只色彩、形态各异的数字蝴蝶逐秒变换,将虚拟感搬进现实空间,吸引民众驻足欣赏。现代快报记者从该作品的策展团队获悉,十一期间,有两万多只虚拟蝴蝶在南京被认领,之后参与者可凭此获得 NFT 蝴蝶数字藏品的优先购买权。
△亮相南京 3D 大屏的虚拟蝴蝶
NFT(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为非同质化代币或通证。此前 NBA 球星斯蒂芬 · 库里、歌手周杰伦等名人纷纷入场,让 NFT 逐渐走近公众视野和生活。这一风口概念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处在风口的 NFT 是什么来头?
此次由数字艺术家林琨皓创作的数字蝴蝶仅是 NFT 诸多形式的一种,在 NFT 交易平台上,如声音、虚拟土地及游戏道具的 NFT 商品也多不胜数。相比于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数字藏品,NFT 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复杂的交易流程。
△受访者向记者展示自己领到的虚拟蝴蝶
10 月 13 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虚拟蝴蝶认领的刘先生,他表示认领或购买的 NFT 蝴蝶是从已设计好的蝴蝶库中自主选择,但是最终并不能获得实物本身,而是获得一串计算机代码。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所述,NFT 理论上来说是任何数字化的东西:声音、图像、一段文字、一件游戏里的道具等等,其应用范围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它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把之前不能变现的虚拟物品资产化。
记者从专业元宇宙艺术信息分享的平台 DinLab 了解到,单纯的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并不能称之为 NFT,NFT 更像是一张收据,这张收据会被上链记录,全网都能为此作证。
明明可以一键保存,还要花钱购买?
这次落地南京的虚拟蝴蝶是林琨皓的数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他是第一位登上世界顶尖拍卖行的数字艺术家,其作品《有诗的海滩》在 2021 年 8 月曾以 14 万美元的价格在苏富比首场拍卖活动上被拍下,成交价格在中国数字艺术领域创造了历史。
NFT 以高价卖出的消息并不罕见,2021 年 2 月,由美国平面设计师 Mike Winkelmann(迈克 · 温克尔曼)创作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每一天:最初的 5000 天》),以 693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一度让 NFT 的价格和价值话题成为舆论热点。
虽然很多以图像呈现的 NFT 艺术作品只要一键保存便可拥有其外形,但愿意为 NFT 非实物艺术作品付费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现在 NFT 的市场很好,这位艺术家也很有名,如果价格合适肯定会购买。"" 如果能有机会成功购买的话,以后肯定会升值,这也不失为一种投资。" 不少参与此次虚拟蝴蝶认领的市民在采访中表示,愿意拿出真金白银为 NFT 艺术作品买单。活动策展团队罗浮紫公共艺术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参与者年轻比较多,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艺术知识储备。
除了 NFT 图像,记者还从一位博主处了解到她的一段 NFT 音乐购买经历," 购买的音乐专辑在开封时会随机分配 4 首歌,同时通过算法当场生成音乐封面,是独一无二,不会重复的。" 同时她也表示自己购买的音乐可以通过 NFT 交易平台进行二次售卖。对她来说,购买 NFT 是为自己相信的未来付费,"NFT 是心理价值的媒介,其实就是普通消费,而且对我来说它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算是一种信仰充值。"
NFT 是否会引领未来消费新趋势?
据专业 NFT 市场数据库 NonFungible 网站公开报告显示,2019 年到 2021 年,三年间 NFT 全球交易额逐年上涨,从 2019 年的 24,532,783 美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17,694,851,721 美元,增长超 720 倍。市场活动也明显增加,参与 NFT 交易的买家数和卖家数三年间分别上涨超 50 倍和 46 倍。
综合性 NFT 数据分析平台 NFT GO 在 9 月公开的 2022 年 NFT 半年报中显示,在最近半年,亚洲对于 NFT 市场的敏感度最高,其中,中国地区关于 NFT 的搜索量在亚洲国家中位居第一。
NFT 已经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入场,"NFT 的出现给了数字艺术作品很好的归属地,建立了藏家与创作者的新联系,这有助于数字艺术家更大胆地表现自我,创作一些更艺术和自我表达的作品。" 数字艺术家刘亚迪在采访中表示,同时她也提到,NFT 创作各环节的参与者都需要不断学习。
现代快报记者在全球最大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上发现有不少来自中国创作者的作品,其中一位艺术家孙坤在采访中表示:" 我们现在看到的 NFT 作品,是元宇宙发展初期的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加上人工智能的辅助,未来 NFT 艺术作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会有所变化。NFT 会是未来的创作趋势,虽然不一定是现在的样子。"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