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姓镜头看身边十年,这次我们要把镜头对准山水自然,看光影中百姓身边的十年生态之变。
大屏幕上的这两张对比图,分别记录的是 2014 年 2 月和今年 2 月,石家庄每一天的天空。整体来看,2014 年 2 月大多数是灰蒙蒙的天,只有两三张可以称得上是蓝天。那个时候 2013 年,石家庄的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倒数第二。再看今年 2 月,蓝天天数明显增多,能见度也高了。
拍下这些照片的是河北石家庄的一位七旬老人,他叫王汝春。从 2014 年 1 月开始,他在自家阳台上拍摄天空,同一地点,同一时段,同一个角度,每天一张,坚持至今。用相机记录下三千多张城市的 " 天空写真 ",形成了一本 " 天空日记 ",还据此制作了 " 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变化图 "。
打开窗户,探出身子,举起相机。早晨八点,王汝春老人在自家阳台上,对准西南方向的天空和建筑物,轻轻按下快门,一张 " 天空写真 " 就定格在相机里。今年 77 岁的王汝春老人,是一名资深 " 摄影发烧友 "。退休后,喜欢在好天气拍照的他深受雾霾天气的困扰,便想到用照片记录下每天的天气。
河北石家庄市民 王汝春:那个时候雾霾比较严重,我就想把这种特殊的天气记录下来,把它拍一个系列,每天拍一张,跟随一年下来看看情况是怎么样的。
从 2014 年 1 月起,王汝春把自家阳台变成摄影棚,开始每天用镜头记录西南方向的天空。今年,老房子装修,搬到新家他也依然坚持拍摄。外出不在家时,老伴便成了他的好帮手。
河北石家庄市民 王汝春的老伴 赵素贞:我本来是不会用照相机照相的,看老头每天拍天空的照片这么用心,2017 年他生病得需要住院,他还放心不下每天拍照的事,我说我给你拍着照。
这些年来,在家人的支持下,王汝春的拍摄几乎没有间断过,至今,他的 " 天空日记 " 已积累了 3000 多张照片。
为了直观地比较天气情况的变化,每天拍完照片,王汝春还会登录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及发布系统,查询核实当天的天气情况,在挂历上记录下空气质量等级、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等。每到月底,他还要把当月拍摄的照片存储在名为 " 追踪雾霾 " 的文件夹里,并一一标注每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和空气状况。从 2014 年至今,王汝春按照每天的空气指数,汇总制作了这张由近 3000 张照片组成的 " 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变化图 "。
河北石家庄市民 王汝春:污染指数 100 以内的都是好天,在上边 100 以上的,都在下边。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2014 年的时候,污染天比较多,都在横线下边。后来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特别是最近几年,优良天越来越多。2020 年和 2021 年这两年,基本上是优良天了,比 2014 年翻了一番还要多。生态环境好了以后,鸟都来了,每天早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引得我家的小猫,成天在阳台上看鸟。
生态环境部门的数据,也为王汝春的 " 天空日记 " 做出了权威的注释:2013 年,河北省 PM2.5 平均浓度为 104 微克 / 立方米,到 2021 年,这一数值已降到 38.8 微克 / 立方米,优良天数 269 天,占比达七成以上。
近年来,河北统筹推进多项措施,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全省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提前完成,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成效明显;累计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清洁取暖改造 1296 万多户;大力推进植树造林 …… 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空气质量好转。蓝天越来越多了,如今,王汝春的照片文件夹名字也从 " 追踪雾霾 " 变成了 " 追踪蓝天 "。空气质量变好了,天气好的时候,王汝春也会到那些曾在雾霾天拍摄过的地方,重新拍摄一张以蓝天为背景的新作品。
河北石家庄市民 王汝春:咱们石家庄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了。又建了许多的街心公园、口袋公园,可以说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人们出门就能呼吸新鲜空气。" 天空日记 ",我会一直拍下去。希望能看到更多更美好的蓝天。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张译丹 李楠 河北台 石家庄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