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公宣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骁
他是以社区为家,几乎 365 天在岗的 " 片警 ";他是化解矛盾的主力军,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平安城区的守护者,被誉为社区 " 建筑师 "。他就是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社区民警李国庆。
李国庆长着一副非常讨喜的面相,看到他就不由得感到亲切,要不是事先知道他的年纪,根本看不出来这个一脸朝气、头发乌黑的男人已年过半百。
每当有人到派出所,李国庆都热情地起身,但脚步却十分缓慢,只是一瘸一拐地挪动。
" 这是一种神经性的血管肿胀,别看现在这样,这都已经快好了。" 李国庆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一旁的同事一再劝他要好好养病。李国庆却不以为然地说:" 医生说了,连吃带敷五种药,半个月左右就能好。我刚来咱所没多久,得赶紧熟悉一下辖区情况。"
身着 " 警察蓝 "
初心不改来时路
今年 54 岁的李国庆,原是一名退伍转业军人。在部队的难忘经历,让他将细心这个词深深地印刻在了骨血里。1992 年,通过考试,李国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初到建筑派出所工作时,他任外勤民警,也就是现在的社区民警。工作中,他将便民利民服务放在首位,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的需求,经常深入到辖区居民中走访,掌握社区情况。
回忆起那段时光,李国庆觉得当时的工作和现在比相对 " 容易 " 些,每天挨家挨户走访时,基本上敲开了第一家的门,就打开了大妈们的 " 话匣子 ",整栋楼的基本情况也就掌握了。走街串巷过后,他会将每家每户的信息整理到近 10 厘米厚的笔记本上,居民们的姓名、体貌特征、房屋结构、是否租住等,事无巨细,都记录得详详细细。慢慢地,经他建档整理的各类信息簿册装满了好几个档案柜,成为了派出所的 " 传家宝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成了街坊邻里最信任的 " 朋友 ",成了群众有困难时第一个想起的人。
守护 " 零距离 "
做好群众贴心人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公安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源泉。只有真心实意地帮老百姓把事儿办好办妥,才对得起这身警服和头顶上的警徽。" 李国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多年前,李国庆在辖区走访时得知,居民张大爷一直和养子相依为命,随着年事渐高,养子对他弃管不顾,身子不大灵便的老人连买菜吃饭都成了问题。李国庆心疼老人,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帮他购买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只要有空儿,他都会去张大爷家里坐坐,问问老人缺什么,陪老人唠唠嗑儿。像收拾屋子甚至帮老人洗澡这样的活儿,李国庆一干就是两年多,连老人的后事都是李国庆亲自操持的。
在 30 年的警察生涯中,李国庆服务过的群众数不胜数。办公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年节时微信里的一句句问候,成为了群众给予他的 " 最美奖章 "。
今年 5 月,辖区有户居民因为门锁几次被人恶意堵死,无奈之下在家门口安装了监控。令他没想到的是,邻居认为自己进出家门被监控而心生不满。两家人的矛盾一触即发。
李国庆为此多次上门调解,先是让两家业主换位思考,规劝他们远亲不如近邻,应以和为贵。随后,他又帮着调整了监控器的角度。在他的细心调解下,两家人重修旧好,还特意合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派出所。
在李国庆的努力下,辖区治安案件逐年减少,群众的矛盾纠纷也都得到及时化解。
变身 " 建筑师 "
熟悉社区好 " 盖楼 "
自派出所 " 两队一室 " 警务模式改革以来,社区民警从 " 下社区 " 变为 " 在社区 "" 知社区 "" 融社区 ",熟悉户情更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基础。
社区民警不但要为每户居民建立档案,做到 "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还要熟悉每个人的基本情况。这种做法,被李国庆戏谑地称之为 " 盖楼 "。每走访一家,他心中的 " 小楼 " 就又多了一户,他俨然变成了社区 " 建筑师 "。他说,现在 " 盖楼 " 可比几十年前难多了,人们的隐私意识越来越强了,这其实是个好事儿,可对他来说却成了工作中的难事儿,他也经常吃 " 门难进、人难找 " 的 " 闭门羹 "。而他没有灰心,仍是满怀热情、劲头十足地走访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的真诚换取了群众的信任。
今年 7 月,李国庆调到了安埠街派出所,开始搭建属于南虹社区的 " 小楼 "。为了快速熟悉新环境,便于开展工作,他在服务对象中组建了 20 个微信群。每天他都要深入辖区,摸排登记外来人口、检查出租房屋、签订治安责任状。仅 4 个月,他就掌握了自己片内的 2500 户、近 6000 名居民的基本情况,深得辖区居民的信任。不久前,香坊分局对社区民警进行全面考核,他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尽职 " 守门员 "
驻守抗 " 疫 " 第一线
近期李国庆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连续多日坚守在社区民警值班室,起早贪黑地忙碌在抗 " 疫 " 一线,只为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除了做好社区保障工作外,李国庆还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劝返劝离群众、夜间执勤、防疫宣传等工作。尽管脚上带伤,但他仍坚持每天对小区围挡进行巡视。在他心里,这些围挡就是保护辖区居民的 " 防火墙 ",必须要精心维护。每次发现破损的地方,他都立马动手修复,自己修不了的,就找物业帮忙。
9 月 3 日上午,李国庆在巡逻中看到几位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便主动上前和他们攀谈:" 老人家,我知道你们在家里闷得慌,但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你们和大家的安全,咱们必须要少聚集,你们安全了,咱整个小区都安全了。等疫情过去,我天天陪你们遛弯儿解闷。" 在他的耐心劝解下,几位老人乐呵呵地回家了。
现在,李国庆最大的目标就是在两年之内搭建好南虹社区的 " 小楼 ",于社区里的每一户居民都成为 " 朋友 "。这就是李国庆,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故事,只有寒来暑往的默默坚守,凭借着一颗对群众的赤子之心,矢志不渝奉献在社区 " 建筑师 " 这个岗位上。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