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离不开创新突破,我国航空航天尖端材料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高性能纤维实现国产化。
微米级高性能纤维已经实现国产化
国产高性能纤维,单根直径只有 14 微米,是头发丝的六分之一。
用它做成直径 12 毫米的细绳,能拉动 20 多吨的重物,而同样粗的钢绳却只能拉动 8 吨。
▲拉力展示不仅拉力大,它还具有极强的防切割性。
这种强度高、韧性强的尖端材料就是 F-12 芳纶纤维。它是世界上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之一,此前,在国际上,作为航天材料和战略物资一直秘不示人。
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高性能芳纶纤维还只能依赖进口。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历经十多年潜心研制,终于走通了 F-12 纤维的国产化之路,填补了国内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空白。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在火箭发动机、飞机功能结构件等尖端领域支撑着国之重器跨越发展。
F-12 芳纶纤维已实现自动化生产
现在,F-12 芳纶纤维已经实现了多路并行的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F-12 芳纶纤维是如何造出来的?答案就是这瓶外观特别像蜂蜜的黄色液体——纺丝溶液。
先通过设备将纺丝溶液压成单根直径只有 14 微米的 F-12 芳纶纤维,然后再通过联通装置卷绕成束。
据航天科工六院某所邹纪华介绍,2021 年,面对 F-12 纤维产能不足和技术瓶颈等问题,航天科工六院大力推动产业化建设。F-12 芳纶纤维干喷湿纺、连续热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纺丝速度和纤维强度均得到大幅提升,在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来源:央视军事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