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长春 " 四个服务 " 走深走细走实,服务机制更活、服务流程更顺、服务效能更高、服务质量更好,达到服务对象满意度、美誉度双提升。
构建 " 长春亲清政企关系 " 微信服务群,线上及时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市级领导全力包保重点企业,坚持 " 高层周对接,一线天天碰 " 工作机制,坚持正常事项高效办、" 急难险重 " 破格办工作原则;
密集对接金融机构,助力企业和项目高效融资;
建立 " 四轮驱动 " 模式,组建人才服务局、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设置长春人才节 …… 多层次、专业化、全方位服务保障人才;
5.2 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沉包保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协助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
方方面面、桩桩件件," 四个服务 " 打造出适宜长春高质量发展的优渥环境。
服务企业,注入暖心力量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
在全省 " 专精特新 " 企业座谈会上,参会的 " 专精特新 " 企业纷纷表示:" 长春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是具体的、务实的、贴心的、快捷的。"
采埃孚富奥常务副总经理龚晓、中财管道总经理刘鲁亮、摆渡创新工场董事长刘春生、迪瑞医疗总经理郑国明、博世汽车部件副总经理赵德新、海悦药业董事长任泽波 …… 企业家们纷纷为长春市高效快捷受理、解决企业 " 急难愁盼 " 问题点赞。
医药行业企业家进行交流。
利用现代化数智手段,打造 " 长春亲清政企关系 " 微信服务群,这是长春市推出服务企业的新举措。到今年 9 月 2 日,这一微信服务群正式开通服务企业一周年,同步构建了包括 1 个市级总群,工业、农产品加工、建筑业、重点服务业、批零住餐、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 双创 "9 大行业群,分层级入群企业总数达 10323 户。这一线上平台建立以来,实行 " 五个快速 " 工作机制,即:快速统筹部署、快速受理问题、快速落办反馈、快速对接协调、快速疏导舆情,企业提出问题做到 " 秒接 "" 秒应 ",累计受理企业问题 20709 件,解决问题 20707 件,问题解决率达到 99.99%。
服务企业工作专班现场解决企业问题。
年初以来,长春市线上、线下联动,全力服务企业,抓机制、抓包保、抓政策、抓载体,努力构建 " 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 " 助企服务格局。
服务企业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走访问需。
抓机制,促高效。结合全市服务企业实际情况,长春坚持高位统筹、高标谋划,制定《2022 年长春市 " 服务企业月 " 活动方案》,成立全市 " 服务企业月 " 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和四个工作推进组,筹划了以 " 帮企防疫纾困解难,助企复产达产超产 " 为主题的 "1+21+N" 系列服务企业活动,为 " 服务企业月 " 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抓包保,促联动。坚持线上、线下联动,政府、企业携手,部门、县区协同,线上利用 " 长春亲清政企关系 ""1+9+17"" 三位一体 " 微信服务群,即时、高效解决加入微信群企业的困难。线下扎实开展 " 万人助万企 ",落实市级领导包保龙头企业、总调度室包保片区、市直部门包保重点企业、属地包保全覆盖 " 四维度 " 包保助企机制,17 位市级领导同时包保 17 家作战单位,常态化开展 "1+21+N" 服务企业专项行动," 一对一 "" 点对点 "" 面对面 " 解决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审批、用工、资金、要素等方面发展难题,力促企业轻装上阵。
抓政策,促惠企。紧抓国家、省、市密集出台一揽子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政策机遇,长春梳理形成《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惠企政策摘编》和《长春市 " 服务企业月 " 活动助企纾困政策文件汇编》,通过微信群、服务平台以及包保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吃透政策、享受政策,打通惠企政策落实 " 最后一公里 "。
抓载体,促落实。" 服务企业月 " 期间,市,县(市)区、开发区,街道,社区多级联动,全市集中开展服务企业活动超百场,服务企业近 6 万户,擦亮 " 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 " 助企惠企品牌。
服务人才,蓄足发展动能
长春人才创新港。
" 刚来长春时,家属没有工作,3 个孩子急需上学,多亏人才办特事特办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还为我申请了安家补贴,让我能够安心开展科研。" 吉林科讯信息科技公司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孙庆华感动地说。
长春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保障能级、完善工作举措,扎实开展 " 服务人才 " 专项行动,以服务聚人才、蓄动能。
长春市人才服务局认真做好服务人才工作。
多层次构建人才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 " 长春人才创新港 ",构建 " 一轴两翼多园 " 空间布局和 " 一专一总一特 " 政策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立院士创新创业引领区,发布《关于支持院士创新创业助推 " 六城联动 " 的若干政策》,印发《长春市院士创新创业服务指南》,划定 167 个地块、157 平方公里,为 " 科学家 " 创新创业提供 " 项目库 "" 政策包 "" 平台群 "" 服务团 "。组建大校大院大所创新成果跟踪服务专班,固定联系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协调 " 政产学研金服用 " 资源,市级领导带领工作组,深入大校大院大所 20 余次,全力协助人才创新创业。实施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建立 4 大方面、9 项行动、20 条举措支撑的 "4920" 工作体系,首批示范打造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 20 家,增强青年人才与重点企业 " 双向 " 互通、" 深度 " 互认,每年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 10 万名以上。
专业化提升人才服务能级。打造 " 行政、市场、法治、文化 " 人才服务保障模式,组建长春人才服务局,整合专业力量,集合 " 七抓 " 职能,打通服务人才 " 最后一百米 "。构建市县乡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全面升级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出台《长春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设立人才专属节日,将每年 9 月 27 日定为 " 长春人才节(企业家节)",对领军科学家、卓越企业家、市级专家进行表彰。
全方位健全人才服务举措。全市 17 个县(市)区、开发区 306 名县(局)级领导干部固定联系服务属地 605 名专家人才,平时常态联系、定期走访慰问;开展人才分类评价,为 C 类以上专家人才发放 " 长春人才尊享卡 ",提供机场、火车站贵宾出行,3 甲医院绿色通道,指定景点、健身场馆免票,以及优质养老、子女就学等 8 个方面优质服务。组建企业 HR、高端人才猎聘、紧缺人才开发培养、产业链人才机构 " 四个联盟 ",破解产业链人才难题;设置产业人才服务专员,深度融入 "1+6" 主导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开展产业人才引育留用服务工作。以 2 万套、100 万平方米公寓为主要载体,打造九个区块青年人才社区,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居住、就业、生活等方面综合保障水平。组建高层次人才健康关爱服务专家团、专员团,开展常态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中医保健服务。
服务基层,激发干事热情
长春市开展 " 服务基层 " 专项行动,实施基层组织力、基层治理能力、基层服务效力、基层发展活力 " 四大提升行动 "25 个专项计划,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组织向基层延伸。先后建立小区(邻里)党支部 3876 个、楼栋党小组 6769 个、党员中心户 6256 家,"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 五级基层组织链条不断健全," 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共筑同心 " 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加大区域党建联建工作力度,推行 " 街道社区党(工)委 + 兼职委员 " 组织设置形式,创新 " 开放式组织生活 "" 城市共享家园 "" 区域联建项目 " 等活动载体,先后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盟 710 个,吸纳街道社区域内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成员单位达 4000 多个,以党建为桥梁和纽带,汇聚起共建共治合力。
权力向基层下放。持续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简政放权,健全完善权责清单,在 " 五项权力 " 基础上赋予街道(乡镇)对驻街单位表彰奖励、文明单位创建的审核建议权,以及对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监管、评级评优初审权。大力推进公安派出所所长进街道(乡镇)班子、管片(驻村)民警兼任社区(村)" 两委 " 委员,先后推动 92 名派出所所长进街道(乡镇)班子担任行政副职、兼任党(工)委委员,1500 余名民警兼任社区(村)" 两委 " 委员,配备网格辅警 4482 人,实现城区 " 一社区一警两辅 " 和农村 " 一村一辅 " 全覆盖。
南关区自强街道北安社区联合管片民警与居民进行交流。
力量向基层集聚。组织 5.2 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沉包保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平时协助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急时负责抓防控、保安全、护稳定。先后招聘 " 社工岗 "622 人、社区公益岗 495 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 1014 人,配备兼职楼栋长、单元长 4.9 万人,基层工作力量更加充实。深入开展疫情防控 "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建立居民小区志愿服务队 3547 支,培育实施普惠性、特惠性、互惠性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600 余项,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资源向基层投入。加大基层治理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列支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政府购买服务群众工作资金、基层治理激励资金等近 2 亿元,创新设立 " 社区慈善基金 "36 个,募集社会资金 70 余万元,基层 " 造血 " 功能不断增强。先后建立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 1398 个、社区长者食堂 21 个、社工站 68 个、工驿站 217 个,建设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6 个、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服务机构 16 个,基层服务阵地体系不断完善。
职能向基层拓展。创新开展党建引领 " 幸福小区 " 创建活动,撬动职能部门把工作职责延伸到小区,持续开展老旧小区 " 架空线 " 专项整治、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毁绿种菜 " 专项整治、志愿服务进小区、律师服务进小区等系列专项行动,推进实施加强小区党建、完善基础设施、帮扶困难群体等小区实事项目 5228 项,各级干部认领居民群众 " 微心愿 " 近 5 万个,切实把为民惠民实事做到群众家门口,做到居民群众的心坎上,实现了服务上水平、小区有变化、居民得实惠、群众真满意。
待遇向基层倾斜。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畅通优秀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的意见,出台激励 " 三长 " 发挥作用 "9 项措施 ",通过给待遇、给荣誉、给激励强化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今年以来,先后面向优秀社区干部专项招录公务员、事业编以及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提高工资待遇等 75 人,为全市 " 社工岗 " 普调工资,为 " 三长 " 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给 6000 余名 " 三长 " 办理通信套餐,表彰优秀 " 三长 "245 人,从市管党费中划拨 531 万元慰问社区工作者,有效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热情。
服务群众,解锁幸福密码
红烧肉烧土豆干、牛肉丸炖萝卜、鲜蘑炒肉、鸡蛋羹 …… 中午饭点一到,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惠民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 长者餐厅 " 里飘出阵阵菜香。餐厅内,种类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全面的各色菜品整齐摆放,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就餐选择。
南关区幸福乡惠民嘉苑社区的 " 长者餐厅 "。
" 这里环境好又卫生,菜品种类多、口味清淡、自助选择,特别适合老年人。" 当天中午,89 岁老人栾春和老伴儿的午餐就在 " 长者餐厅 " 解决。老两口选了酸菜炖五花肉、锅包肉和炖豆角,外加两份鸡蛋羹和两碗米饭。老两口一边吃,一边称赞菜品 " 味儿不错 "。
站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一大队的执法人员设立便民服务台。
从群众需求出发,长春第一时间启动 " 服务群众 " 大调研工作 , 了解到群众关心、操心、烦心、揪心的事 15 个方面 615 个,将所有问题汇总形成问题清单,下发至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 " 服务群众 " 专班,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并制定《" 服务群众 " 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按照 " 六个一 " 的工作原则,即:一个方案、一个组织机构、一个工作清单、一个例会制度、一个工作群、一个督查制度,构建每一寸、每平方米有人管的创建网络,民生问题不出网格。
公主岭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 " 午间不间断服务 "。
市本级《2022 年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确定 80 项惠民实事,调整基本养老金及落实阶段性失业和工伤保险政策、提高 60 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和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公交优化调整及客运班线改造、建设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启动全国范围户籍业务 " 跨省通办 "、优化民政登记认定服务、开展殡葬惠民便民服务行动、交房即办证和自助取证等已完成全年任务。
九台区营城街道与区融媒体中心党员志愿服务队到居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
在常态化防疫志愿服务行动中,长春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动员机关党员干部、社会志愿者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生活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等志愿服务。构建 " 志愿者 + 三长 " 联动机制,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小区物业人员、大学生、普通市民 …… 纷纷挺身而出,投身志愿服务,成为筑牢一线防控阵地的 " 硬核 " 力量。
长春市首支青年物业工作者志愿服务队成立。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