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17
国内首艘!哈工程研发寒地电推船成功下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朱虹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越

10 月 15 日,哈工程联合哈电集团、黑龙江省航运集团北方船舶有限公司,成功研发设计的国内首艘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 " 领航之星 " 在松花江某支流下水。" 领航之星 " 也是全国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绿色智能内河船,其动力系统设计各项指标走在国内前沿。

该船为纯电动内河游览船,动力电池采用 4 组总容量 600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设计总吨位 138 吨,定员 53 人。船长约 27 米,宽约 6 米。由 2 台 60kW 船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并配有高效螺旋桨,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操作性,深静水试航速度不小于 18km/h,船航速 12km/h,续航力约 8 小时。

绿色智能船舶与传统船舶动力驱动相比,具有效率高、速度响应快、维修方便等优势,已逐渐成为南方各省市的主要内河航道的运输工具,也是哈电集团与黑龙江航运集团蓄势已久的项目。然而,由于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寒地,冬季气温低至 -30 ℃,普通的电池设备易损伤、充电配套设备耐寒性差等弊端,成为研制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久未攻克的难题。

2021 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成立龙江工程师学院,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杨晓涛教授作为学校首批 " 沉浸式 " 入企教师带领团队来到哈电集团,担任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舰船动力研究所所长,他充分发挥学校船舶动力方面科研技术优势,积极推动 " 寒地电推绿色智能内河船 " 正式立项,该项目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重点督办项目。杨晓涛带领 14 名入企专业硕士,采用电池自适应保护及先进的能量管理技术突破了高寒地区电池源动力效能低、续航能力差等技术难点,为 " 领航之星 " 研发了全电力发动机 " 心脏 "。

" 领航之星 " 电推船动力系统设计仅用半年就完成了研发、设计、建造等过程,正式开启了我国寒地电推船的领航之旅,开启 " 双碳 " 时代我国东北高寒地区航运事业新篇章,为我国内河航运贡献哈工程 " 新动力 "。

与此同时,杨晓涛教授团队中 14 名来自船舶学院、动力学院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校企双导师的联合培养,在解决企业的 " 卡脖子 " 难题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学院研究生常鹏浩表示," 通过学校导师和企业工程师给我们的一对一指导,我们对于企业工程性问题的一些认识得到了启发,对所选方向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真正接触到一些企业的真实的需求。" 常鹏浩已经结合企业 " 卡脖子 " 问题的解决办法撰写了论文。

据悉,哈工程龙江工程师学院成立以来,共有 230 名教师对接省内科技企业 82 家,梳理对接 200 项技术难题,16 名教师 " 沉浸式 " 入企挂职,577 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入企实习。哈工程这支服务振兴龙江的先锋队,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为产品升级注入新活力、为地市成果转化催化助力,蹚出了一条服务企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路子。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