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个小学同学回家探亲时,恰逢我也正在普定老家休假,多年未见的朋友不期而遇是件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事情,于是邀请同学到家中来做客,她满心欢喜地答应。" 你知道吗,我最想去看你们家的水井,这么多年一直记得 "。似乎同学对我家那口水井的惦念之情远大于我和她的友情。
第二天,同学果然带着她的老公孩子如约而至,未等进屋落座,就性急地先奔到我家老房子里,去看那口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水井。如今的水井虽未完全枯竭,却像耄耋之年的老妇人,满脸沧桑,完全失去原来的灵动鲜活,剩下的只是一具被抽走灵魂的躯壳。
然而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它是我们家的命根子。通常我们所见的水井大多都是露天的。不过我家的水井却很独特,建在家中。原来建房时不曾有,后来发现依岩石搭建用来做厨房的偏房内,有一股泉水从岩缝中汩汩流出,那时位于我家房屋上游地区没人居住,也没任何企业厂矿,渗出的水是地表层的岩浆水,于是父亲用砖、水泥、石砂在渗水的岩石边围砌了一口井。
水井分两个池子,上面一个较小,用来过滤,下面一个用来蓄水,水井不深,我们经常在井边舀水玩。有了水井,用水就不像以前那样拘谨,晚上洗脚时也不用一家人轮番在一个脚盆里洗。最愉快的事是夏天天热时,还可以端个椅子坐在井边看书,感觉无比的清凉自在。父亲还因此买了一个磨子放在井边,专门磨豆浆用。通常妈妈摇磨,我给磨心喂豆子,我们总是配合得很默契,磨出香浓的豆浆,有时还把豆浆用酸汤点成豆腐。奶奶常在井边放一个箩筐,专门用来发黄豆芽。那时候餐桌上的菜单调可怜,不是南瓜、四季豆就是莲花白。能吃上豆腐豆芽就感觉很幸福。
家里有个水井,对于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总是件好奇的事。那时放学后,总有同学跟着我回家,专门去参观家里的水井,之后我们总在一起跳皮筋、玩游戏。我家院坝里通常很热闹,总是传出孩子们的笑闹声。童年留给我的是无比美好的回忆。
水井里的水没用到两年,自来水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当我们用水越来越方便时,家门口的河水越变越脏,河床越来越浅。原来河边只有我们一家人住,慢慢发展到几户、几十户 …… 水井里原本可以饮用的水,因上游住户的增多受到污染,最后被废弃。尽管后来父母重新建了一栋新房,不过原来的老房子以及那口水井一直不忍推掉,直至今日依然保存。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的新闻,江南一带的别墅住户喜欢找人在家门口打水井。无锡一位搞雕塑的朋友买房时,不买新房,专挑了套二手房,对他的举动很是纳闷,去到他家,恍然大悟,原来这房虽是旧了点,可是屋后带了个花园,园中还有口竖井。有水井情结的人还真不少。
作者 魏昉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