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呈现宜居新模样;背街小巷改头换面,带来新变化;持续拆除违章建筑,让居民生活更加敞亮;常态化针对各类人群开展的志愿服务,辖区内传扬着很多暖心故事 …… 如今,走在白银路街道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是新变化。
对于党的二十大代表、白银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兰伊来说,为创建文明城市所做的一切努力,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为了让辖区的环境越来越美,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为此,她和街道的同事们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刘兰伊带着白银路街道的同事们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管理任务日趋繁复这一特点,创新提出 " 党旗引领 + 多方参与 " 的治理模式,通过组建 " 党建共享家红色物业联盟 ",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居民党员、社区群众、社会组织多方资源,聚集服务力量,将基层治理和服务的前沿阵地延伸到小区楼院里,形成党建与基层治理相协调、共促进的局面。
街道 " 党建共享家红色物业联盟 " 成立以来,街道、社区、物业坚持以 " 增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 为工作主线,联动物业企业,将红色物业联盟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街道召集联盟成员,大家积极献策,在试点小区先行开展服务为民、服务便民,持续优化辖区楼院环境,努力打造和谐宜居街区。
正宁路 103 至 109 号楼院是典型 " 三不管 " 楼院,改造前院内违章建筑多,地面空鼓、开裂。楼院改造后,院落面貌焕然一新,院落南边围墙处设立了 " 小憩点 ",摆放了桌子、长凳和遮阳伞,并在空地增加草坪。在提升服务硬件的基础上,对小区内的私搭乱建、卫生死角等顽疾下大力气开展清理整治,共拆除私搭乱建房屋 6 处,清理垃圾 20 余吨。
在刘兰伊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白银路街道辖区内的小区一个个都整洁了、美丽了。小区里的 " 小憩点 " 经常开展百姓大舞台、乐享书吧、守望相助、逸趣养老、童享同乐、扶危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真切的感受到了幸福就在家门口。
"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从每件小事做起,精心做好各项工作。" 这是刘兰伊常常对同事们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街道文明创建工作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她一次次带队跑现场、看整治情况、参与文明宣传工作,在城市管理中以点带面,下足 " 绣花 " 功夫,补齐 " 精致街区 " 短板,党员干部带头行动在前,做实创建相关各类日常工作。
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督促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进程、开展楼体立面及散乱线缆治理等专项行动中,总能看到街道那个短发齐耳、干练利索的女书记的身影。也正是在这样事无巨细的走访、落实,白银路街道在网格化全域整治、" 马路办公 " 巡查破难题、" 街长制 " 随时随地查等具体抓手中,创建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激发辖区多数居民参与的主动性,营造浓厚的 " 我参与,我受益 " 的宣传氛围。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从去年起刘兰伊和同事们共同制定了 " 三结合 " 与 " 四到位 " 措施,结合 " 我为群众办实事 "、结合文明城市测评的具体要求、结合点位职责分工,扎实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到位。同时,针对此项工作要求全街道人员思想要到位、责任要到位、指标要到位、奖惩要到位。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出发点,用全街道干部职工的 " 辛苦指数 " 换取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颜晨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