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徐晓安)为落实国家、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部署要求,通过 " 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建设推进苏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实施,近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苏州市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方案》立足苏州特色,明确了劳动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条实施路径,聚焦九大重点任务,系统实施学校、家庭、校外劳动教育三个 " 百千万 " 工程。
《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完备,实践资源丰富多样,师资力量充足,评价机制完善,适应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有时代特征、苏州特色、示范效应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更有力支撑。为此,《方案》明确了三条实施路径。
加强劳动教育主阵地建设
常态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到 2025 年,开发完成市域劳动教育清单(指导手册),开发百节学校与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结对课程,开发千节 " 一校一品 " 特色课程,每年遴选百节劳动教育优课和学科融合优课。
推动资源共享,通过与职业院校、地方应用型本科等院校对接,校外基地结对、共建等方式拓展学校劳动实践场地。遴选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到 2025 年,建成并通过验收千个以上校园劳动教育专用教室。
完善劳动课教师激励奖励机制、工作绩效评价标准、职称评定办法,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将劳动教育纳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大赛内容,设置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定期举办劳动教育研讨活动。到 2025 年,完成万名以上骨干教师劳动教育专业培训。
发挥家庭教育基础性作用
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 1 至 2 项生活技能。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支持,每年遴选百个家庭劳动教育指导课程资源。
依托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社会实践体验站等,提供亲子劳动实践体验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劳动活动。到 2025 年,对千个以上劳动教育优秀家庭予以褒奖。
开发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培训。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通过讲座沙龙、现场面询、社区讲座、云上课堂等方式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科学方法。到 2025 年,对百万人次以上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
构筑劳动教育社会大课堂
确保各县级市(区)至少建有一个综合性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本区域每个年段至少一个年级的学生服务。到 2025 年,挂牌百个市级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青少年职业体验中心。
组织各级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劳动教育。每年组织开展千场次以上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年暑假设立劳动周,系统设计劳动周内容,全域整合,提供实践课程选择,在劳动周期间集中承接学校组织的、亲子参与的、学生自发的劳动实践活动。确保每年有万人次以上学生参与劳动周项目。
未来,苏州将切实落实 " 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建设任务,整体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