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10-21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於若飞:助推甘肃志愿服务标准化系统化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4 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第一次出现了应急救援志愿者的身影,在那一刻,於若飞心中便种下了一颗成为应急救援志愿者的种子。2012 年 5 月,於若飞的家乡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发生暴洪泥石流灾害,当时还是在校大学生的他在征得老师和家人的同意后便奔赴家乡,作为志愿者和蓝天救援队一起进行灾情调查和其他一些简单的救援活动。这一次救援也彻底改变了於若飞的人生轨迹,从此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公益救援的道路。

於若飞回到学校后先是加入了陕西蓝天救援队,并于 2013 年牵头组建了甘肃蓝天救援队。从一名志愿者到一名专业的救援队员,於若飞下了十足的功夫,他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了钻研救援技能和志愿服务工作当中,用短短 8 个月时间,完成了 21 门技能的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 救援工作不是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就能做好的,必须要学习很多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在救援中学以致用,从而实现高效救援,真正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 对于公益救援他是这么理解的。

自甘肃蓝天救援队组建以来,无论是常态工作还是品牌项目,於若飞都会按照 " 组织规范、定位清晰、业务专业、多元合作 " 的原则,不断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向更深、更精、更细、更专业、更有实效的深层次发展。他也在这些任务和项目当中,践行着志愿精神,引领着甘肃蓝天救援队不断成长,努力打造一支 " 布局合理、功能多样、发展有序、充满活力 " 的新时代社会救援队伍。

" 我们队伍一般也会每五年制定一个未来规划。" 於若飞说,"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计划虽然缓慢推进,但我们初心不改,那就是在未来建立更专业、更系统的民间应急公益组织,能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地参与到国家‘全灾种、大应急’这样的大框架体系下,更好的作为党和政府的辅助力量参与到各类应急救援工作当中。"

"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使命感,近年来,於若飞在甘肃省区域内发起组建了 28 支公益性民间救援队伍,培养应急救援志愿者 4000 余名,为建立省内社会力量参与救援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 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吗?""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一直走公益救援道路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於若飞这样说道:" 活着一定要追求自身价值,我认为公益救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每挽救一个生命,都会让我们对生命有一次新的感悟。"

" 志愿服务分为四个等级。即,献爱心 - 影响更多的人献爱心 - 做有效的资源整合 - 引领行业文化的发展。" 於若飞说,"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带领甘肃的志愿服务进阶到更高阶段,从而带动基层公益治理、社区治理等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 " 是蓝天救援队的队训,也是於若飞自我要求的标杆。" 我们是一支志愿者组织,是因为对公益事业的热爱而聚到一起的,我们没有所求、没有私欲,不求名、也不谋利。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在危难中给人带来生机,给他人多一些帮助和温暖。" 於若飞说。

作为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表示,最近他正忙着推进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同筹建青年公益学院," 当下我们正在做基础性的建设工作,目的是要让甘肃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培养更多的青年公益人才,孵化更多的青年公益组织,筹建这个青年公益学院,也是为甘肃公益事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唐瑞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甘肃 志愿服务 志愿者 蓝天救援队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