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 / 摄
这样的劳动课真正实现了学生向 " 劳动促进全面发展、劳动提升生命品质、劳动实现幸福成长 " 的核心效能转变 …… 近日,哈尔滨市学府小学校,通过构建 " 一核五维、四轮驱动 " 的评价模式,并依托 " 慧心育劳动 五色展风采 " 的课程体系,并摒弃 " 单一评判是否劳动 " 的传统劳动评价模式,学府小学的创新劳动课程教育体系正助力学生向健康幸福成长。
创建多原则评价体系," 三原则 " 促学生全面发展
抓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过程中,理解和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关键点,学府小学把劳动教育评价和认知劳动不分贵贱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让学生们明确劳动教育目的和意义,以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 " 主动参与性原则 " 中,学府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把 " 要我劳动 " 的思想转变成 " 我要劳动 " 的意识;在 " 目标达成性原则 " 中,学校将劳动成果目标化,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完成劳动任务而获得幸福感;在 " 实践体验性原则 " 中,学生在劳动实践时会通过教师指导和训练提高自己的劳动技巧,收获劳动经验。
同时,学府小学还创设多维度评价体系并结合 " 慧心劳动 " 的具体内容,设计出各年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评价单,以学生 " 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知识的习得、劳动技能的获取、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品质的提升 " 五个维度,设计出 " 自我性劳动 "" 服务性劳动 " 二大类 20 个小项的劳动评价体系。
" 一核五维、四轮驱动 " 多方式评价模式撬动五育融合
在构建 " 一核五维、四轮驱动 " 的评价模式时,学府小学把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知识习得、劳动技能获取、劳动习惯养成和劳动品质提升的五个维度,构筑成一个常态化、综合化、动态化的体系,并充分联动 " 教师—同伴—家长—社区 " 开展多元评价,以实现 " 利用劳动教育评价撬动五育融合 "。
即通过 " 过程管理,即时评价 " 主题劳动," 档案评价 "," 技能竞赛,展示评价 "," 学分认定,量化评价 " 的四轮驱动并进评价过程,实现学生评价两结合。一是 " 自我评价 " 与 " 他人评价 " 相结合,二是 " 静态评价 " 与 " 动态评价 " 相结合。
学校坚持根据劳动清单项目的不同,还将学校劳动教育引领与推动家庭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并通过 " 慧心劳动币激励 ",对家庭劳动进行评价,并借助积分币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通过多元的奖励机制,最终实现铸魂 "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 的价值观于学生思想深处,达到教会学生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获取幸福生活、以智慧劳动创造生活的人生核心素养教育。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