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发挥大机械优势,收获、整地作业同步进行北大荒集团提供
连日来,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了 5 场集体采访,共有 34 位新闻发言人出席。作为老工业基地、粮食大省,又地处祖国最东最北的黑龙江,与辽宁、吉林一样,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确实相对缓慢。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的 GDP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省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这是记者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黑龙江怎么办?在第二场集体采访中,黑龙江代表团推出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沈莹作为代表团新闻发言人,面向中外记者回应了外界关切。从她的介绍中,寻找一下黑龙江寻求突破的蛛丝马迹。
2022 世界 5G 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李蒋铭 摄
稳扎工业根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时代变革抛出 " 新考题 ",资源依赖过高、产业结构偏重等问题客观存在,以传统工业为主要根基的黑龙江,不仅要 " 根稳 " 还要 " 蹄疾 "。
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拥有中国一重、哈电集团、大庆油田、哈飞等一大批 " 国宝级 " 企业。改造升级 " 老字号 ",深度开发 " 原字号 ",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是稳扎工业根基的 " 守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 "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沈莹在采访中释放了黑龙江 " 攻 " 的信号——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化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此前,商界嗅到了投资风向往北吹拂的味道。2022 年以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世界 5G 大会在此举行,华为、百度、腾讯、中兴通讯、华大基因、北科生物等领军企业纷纷落子。
外界热议,这一转变会否引来 " 凤凰栖 ",沈莹在会上表示将 " 用好用足《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 60 条》等政策 "。黑龙江拥有哈工大、哈工程等 78 所高等院校的科教资源,为中国载人航天、深海探测、核电技术等成果做出贡献。留住人才与科教创新,是 " 攻守兼备 " 之道。
图为黑龙江大沾河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森林湿地 龙江森工提供
端稳中国饭碗,推进农业现代化
" 遇到疫情没慌,看见有人屯粮慌了。" 百姓笑谈,道出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的事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沈莹在发言中给了中国人民一颗 " 定心丸 ":"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
金九银十丰收季,在黑河市孙吴县大豆种植示范基地里,豆秆上密密麻麻结满了豆荚。" 大豆结荚 30 个左右,预计每公顷收获 5000 斤,丰收在望。" 黑河市孙吴县兴川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广东说。
作为中国粮食安全 " 压舱石 ",黑龙江过去十年粮食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沈莹表示," 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推动粮食产能增加 1000 万吨。" 向粮食综合产能寻 " 突破 ",就要解锁农业现代化 " 科技密码 "。
过去 " 镰刀一扬来收粮 ",如今 " 大型农机作业忙 ",此时一排排 " 钢铁侠 " 正在田垄中收割 " 十九连丰 " 的喜悦。目前,黑龙江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98% 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9%。
端稳中国饭碗是 " 守 ",推进农业现代化为 " 攻 ",黑龙江高标准建设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利用在线监测、智能农机、卫星导航等技术为粮食增产赋能。
守住生态屏障,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太阳岛上》《乌苏里船歌》《勇敢的鄂伦春》等歌曲家喻户晓,唱出了黑龙江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黑龙江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 以守为攻 " 筑牢中国北方的生态屏障。
" 绿 " 是黑龙江自然生态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黑龙江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 实践地。
今秋,在龙江森工绥阳局各林场所,一排排菌袋上挂满成熟的秋木耳,菌户们正在娴熟地采摘。" 今年能采摘秋耳干品 3000 斤左右,收益能达到 12 万元左右。" 菌户李金海喜悦溢于言表。自 2014 年春季停伐以来,龙江森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林下经济、森林食品等产业。
黑龙江打造践行大食物观 " 先行地 ",在保护基础上以 " 攻 " 的姿态向黑土地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我们将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优势,做强‘黑土优品’品牌,将‘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农产品呈献给全国人民。" 沈莹表示。
从沈莹代表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黑龙江寻求突破,采取的是 " 守 "" 攻 " 之道。" 守 " 的是大国重器之根、大国粮策之本、大国生态之钥," 攻 " 的是现代产业之势、现代农业之魂、绿色发展之脉。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