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在党的二十大记者招待会上介绍,过去十年,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些年来,我们的蓝天多了、水清了、土也净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宏大叙事有着细节的支撑。不管我们身处哪个城市,只要稍加关注一下身边的环境变化,就不难发出城市乡村越来越 " 绿 " 的感叹。和秀丽山川共处,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进入和煦秋日,各地网友时时晒出的风光 " 大片 ",在社交媒体上交相辉映,引人赞叹。
以南京为例,十年间,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提升了 26.9 个百分点,南京蓝天数整整增加了 100 天。十年来,长江南京段水质发生转折性变化,南京成为全国唯一在市中心江段可以看到野生江豚活动的城市。
在 " 江苏报业无人机影像大赛 " 中,现代快报记者和兄弟媒体记者 " 空中看江苏 ",聚焦足球场、大桥、河流、村庄 …… 推出多件精彩作品,生动展示了江苏的环境之美、风物之美。
"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不仅反映在数据、图片和视频上,更深深 " 刻 " 在百姓的笑颜中。身为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在环境治理一域,国家意志和民心的深度共振;都能感受到,环境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内在贡献。无疑," 宜居 " 的核心要义,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民生幸福的底色。
" 大片 " 频出也许是偶得,但国家治理却是稳步推进、殚精竭虑的。正如翟青所言,我们成功启动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全国碳市场,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 " 洋垃圾 " 入境,实现固体废物 " 零进口 " 目标;环保督察聚焦啃掉 " 硬骨头 "、消除 " 老大难 ",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解决的问题 ……
归根结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是我们战胜困难,稳步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齐心协力再出发、迎接更多新奇迹的根本路径。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