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曹华君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霜降时节,大田里的庄稼已基本收获完毕,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的蔬菜棚区迎来收获季。乡亲们树立大食物观,通过合理间作科学种植,形成技术先进、绿色优质、高产高效、产销协调的产业发展模式,向设施农业要食物,22 栋大棚产出的油豆角、香菜、赤松茸,对接了哈达果蔬批发市场销售渠道,面向主城区打开广阔增收路。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看着乡亲们割香菜、摘蘑菇,驻村 " 第一书记 " 刘志东不忘随手拍下视频,发到网上进行推介。" 我们村的小园菜、棚室菜,从入夏一直持续到入冬,品质杠杠地,绝对是绿色种植,订单一批接着一批,等卖完了这批菜和蘑菇,紧接着就得种植下一茬,乡亲们越来越认可‘大食物观’,依靠设施农业获得越来越大的效益。" 刘志东说,夏秋季节该村的 3000 余斤油豆角和 800 斤赤松茸都通过哈达果蔬批发市场卖了出去,这是驻村工作队今年为乡亲们规划的增收路。
三星村的送菜车,每天发货一趟,乡亲们起大早,蹚着露水收青菜、摘蘑菇,2 个小时运到哈尔滨市主城区,确保新鲜。" 以小园菜的品质走批发,看似价钱上有点亏,但稳定的销售确保棚内的每一份菜都不糟蹋,乡亲们的收益也不低。" 刘志东说,无论是果菜还是叶菜,只要一进入收获季,就接连不断,根本不敢发生滞销,损失太大会导致农户积极性下降。因此,驻村工作队和村 " 两委 " 商量后开拓了这一销售渠道。
产业兴旺拓宽增收路
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自从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先后在村里建起了三颗星新能源汽车服务队、机耕队、黄牛养殖家庭农场、中草药种植基地、鸡鸭鹅兔庭院养殖等项目,各家各户东倒西歪的篱笆墙升级为漂亮的铁艺栅栏,村内路面完成了无死角硬化,点亮了路灯,遍植绿树红花,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美。
村民王金成曾是三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这个弱劳动力家庭不但靠庭院养殖脱了贫,还成为 " 产业户 ",依靠种植中草药把半亩地小菜园打造成了 " 聚宝盆 ",三年收益过万元。王金成说:" 驻村工作队换了两茬,但发展产业的决心没有变,干的是同一件事,就是要让乡亲们富起来,乡村美起来。如今村里不管啥样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能搭上产业的边儿,种植、养殖、分红 …… 大伙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刘志东介绍,去年珍宝岛集团与木兰县签约了 10 亿元北药产业项目。5 年内,木兰县将建 10 万亩龙九味北药种植示范基地,三星村及时搭上这班车,庭院中草药成了乡亲们未来几年经济收入的一个增长点。
" 农头工尾 " 创造更高附加值
青菜不及时销售,容易烂掉,而蘑菇却不怕,干蘑、蘑菇酱有时还能卖出更高的价钱。为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目前三星村正在筹备一条蘑菇烘干生产线,研发蘑菇酱加工。
刘志东说,4 公里村内道路也将作为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修复,下一步三星村的绿色小园菜、棚室菜要建立自主品牌,赤松茸也将对接 " 农头工尾 " 卖出更高的附加值,让乡亲们的增收路越走越宽,更多的乡亲通过产业兴旺富起来。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