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0-23
“天问山黄精”富民兴企 全产业链发展“寒地龙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文 / 摄

在 2022 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中,阿城天问山黄精被列为重点打造的寒地龙药生产基地。经过 7 年的发展,天问山黄精已从当初的单一种植基地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药产业。

近两年,天问山黄精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每年都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黄精产业不但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企业也在逐步壮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经 7 年,打造出千亩黄精种植基地

10 月 21 日,在阿城区天问山黄精产业园区内,20 多名村民正在田地里栽植黄精。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将一棵棵浑身长满须子的黄精幼苗种到土壤里,有人负责在后面培土 …… 一会儿工夫,就能种完几条垄。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义学介绍,这些幼苗已经种植 3 年了,现在从原来生产的地块中移植到另一个地块,再过 4 年就可以收获了。黄精长得慢,一般需要生长 7 年才能达到收获的要求,秋天是移植幼苗的适宜季节,趁着最近天气晴好,抓紧把这些幼苗栽完。

" 我们前几天还加工了一批黄精产品呢,就是用我们自己种植的黄精当原料 ……" 说话间,郝义学又带记者来到了不远处的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内分为清洗、蒸制、烘干、切片、检验、包装等区域,设备一应俱全。黄精在生产前,通常要在外面的场地经过晾晒,然后运到车间内经过清洗、蒸制等环节,产品检验合格后才能包装销售。

在生产车间外面的晾晒场上,堆满了很多玉米,郝义学说,黄精在种植的前两年长得较小,为了不浪费土地资源,可以套种玉米、大豆等作物,这些收获的玉米就是在今年春天种植的黄精地里套种的。从 2015 年在天问山开始种植黄精起,经过 7 年努力,如今已发展成千亩黄精种植基地了。企业现在还有 1 万亩林地,以后将尝试向林下发展,在林下种植黄精能提升黄精质量,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未来五年,要在天问山打造万亩黄精种植基地。

新品不断问世,构建全产业链模式

如今的天问山黄精产业园区,除了种植黄精和加工初级产品外,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还与相关伙伴密切合作,不断推出新品,今年又新推出了黄精人参片、黄精能量棒、黄精肽、黄精当归饮等四款新品。目前,已经有 15 款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包括黄精茶、黄精酒、黄精口服液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郝义学告诉记者,随着黄精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企业已经拥有稳定的原料供应。近两年,企业与省内几所高校密切合作,为高校提供实习实验基地,高校在科研技术等方面给企业大力支持,为企业量身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今年新推出的四款新品就是高校为企业量身研发出来的。现在,该公司正在与相关单位洽谈合作生产黄精豆粉事宜。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在哈尔滨、北京、温州等地设立三个销售平台,通过这些销售平台,天问山黄精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该企业还在北京等地进行宣传推介,加大品牌推广和品牌营销,提升天问山黄精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发展中逐步壮大。

多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尝试发展旅游业,闯出一条农旅融合的新路。该公司在天问山脚下种植了大片的芍药、牡丹和百合,打造百亩花海,还建起了民宿,吸引游人。

天问山千亩黄精种植基地的建成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机会,当地不少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之后又到企业打工赚钱,长期工就有 20 多人,短期工上百人。企业还建起了 " 振兴驿站 ",到了旅游旺季,当地村民将自家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和从山上采来的 " 山货 " 拿到 " 振兴驿站 " 销售给游人,增加收入。不断有农民参与种植黄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 公司 + 合作社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等发展模式,小小黄精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问山黄精 " 已发展成为支撑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富民兴企的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产业链 生产基地 乡村振兴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