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以 " 传承与创新 " 为主题的《岭南侨乡建筑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作品展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大家美术馆举办。
60 多幅富有岭南风格与特色的民居、古巷、楼阁、店铺、牌坊等展览作品,被创作者们通过绘画创作、建筑设计、装饰艺术、文创产品、文旅景观导视等进行画面与场景的光影还原,形式各异的建筑式样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在公众面前。
来自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道格玛设计事务所、尚诺柏纳策划设计集团、华阳国际设计集团等行业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一同观摩研讨展览作品。
据悉,今年 7 月份,由国家艺术基金 2022 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岭南侨乡建筑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行,学员分别来自山西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 25 所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企业界的人士共 30 人。此次展览的作品是学员们 3 个月研学的结业汇报成果。
项目负责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健平教授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整合了高校和业界的高水平师资和平台,实行交叉融合、跨界培养,课程安排兼顾了理论授课与实地考察,力求完善岭南建筑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打造懂理论、会实操、高水平、接地气的传统建筑保护与创新设计人才。在通过为期 62 天的集中授课、专家讲座、艺术采风、集中创作等研习活动,大大拓展了岭南建筑艺术的本体语言,探索了岭南侨乡建筑艺术创新性发展的可能,对推动和保护侨乡建筑艺术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陆琦教授表示,这次展览本着以推广侨乡建筑的遗产价值教育为目标,力求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全体师生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盘活了侨乡古村的现有资源,深化了侨乡文化的内涵,建设了侨乡建筑艺术研学基地,汲取历史智慧创新了建筑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韩柏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