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举办 " 红色甲工 " 校史校情文化座谈会,并连日演出以周文雍为创作原型,由该校学生自编自演的大型原创多媒体全景式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以庆祝华南理工大学组建 70 周年暨建校 105 年。
据介绍," 红色甲工 " 即设立于 1918 年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办学的最早溯源。该校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肩负着实业救国的梦想,承载着工程技能培训的任务,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探路者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声名赫赫,华南理工人引以为傲的 " 红色基因 " 正是发轫于此。
座谈会上,华工师生和专家学者们纷纷分享对 " 红色甲工 " 的见解与感悟。党史专家、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周艳红指出,没有哪个学校像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一样,在广东地方党组织的成立、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大革命的洪流中起过如此重要的作用,杨匏安、阮啸仙、刘尔崧、周其鉴、周文雍、张善铭等红色甲工先驱们为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奉献了青春与热血,浇灌出红色甲工精神,成为革命精神谱系中一个闪亮的坐标。
会上,还举行了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档案馆档案文献互赠仪式。

随后,华工原创校园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在校园内再次上演。该剧自 2019 年首演以来,已成功演出 10 余场,累计到场观看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达 1 万多人。" 红色甲工 " 作为近代广东地区民主科学思想传播和党团组织创建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员、戏剧导演、制作人王钰涵认为,戏剧是讲好 " 红色甲工 " 故事的非常好的载体和形式,有助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话剧中周文雍的学生扮演者张国良表示," 信念感的增加 "" 距离感的减少 "" 责任感的传承 " 是自己参演最大的感受;" 清楚地感受到那份近百年前的信仰与担当 ",陈铁军的扮演者闫炳谊表示,这段经历也总是会让自己思考,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在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有那样的信仰,我们又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华工党委书记章熙春指出,讲述 " 红色甲工 " 故事,致敬华工先贤,传承华工精神,是学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他表示," 红色甲工 " 精神铸就了华工百年办学最鲜亮的精神底色,激励华工走过了七秩峥嵘的辉煌历程,必将引领华工奋勇前行、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华工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必须有新的担当,展现新的作为,持续从‘红色甲工’精神中汲取养分,进一步提振全体华工人的精气神,引领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陈海丹 通讯员 华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