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沿着省道 217 线,盘绕向北山进发,在一条不起眼的山沟里,你会看到,整齐排布的青砖瓦房、现代化蔬菜大棚、平整的水泥马路以及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了一片新天地,村委会 " 党群服务中心 " 的大字熠熠生辉 …… 这里就是省级美丽乡村——榆中县甘草店镇蔡家沟村!
然而在多年前," 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交通封闭 " 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从前,想要从村里到外面去,就只有一条山路,而且那路太难走了,整个村子非常的闭塞。而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典型的美丽乡村。" 蔡家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占全告诉记者,2012 年以前,蔡家沟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落后村,由于地处山区,村庄和村庄之间的距离最远达 8 公里之多。从 2012 年起,从东岺社到堡子沟社,从脑上社到甘草店,还有通往魏家沟、李家沟的道路以及通到家家户户的巷道均进行了水泥硬化或砖化。" 路修通了,我们的菜也就能运出去了。" 张老汉对记者说。据了解,从 2016 年开始,蔡家沟村相继成立了康顺养殖有限公司、万昌达蔬菜专业合作社、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和合作社 10 余个。该村通过推行 " 支部 + 协会 + 合作社 + 农户 " 的产业扶贫模式,引导农户到合作社打工、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以政府扶贫资金入股返利等,带动村民迅速脱贫。
如今,这个村 " 美丽的蜕变 " 折射出的是村民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自强自信的信念和圆梦后的喜悦,彰显出了在党的关怀下贫困村从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的融合衔接。
这十年,圆了村级组织由 " 弱 " 到 " 强 " 之梦
张自芳是蔡家沟村的村民,也在村委会主任位子上拼搏了多年,看着十年来眼前的每一个变化,见证了村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蜕变,他对记者说:" 这些年,党和政府对村一级组织的关心关怀是全村由弱积强圆梦过程的助推器,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核心、文化为内涵,催生了蔡家沟村十年圆梦的前进步伐,如今看看我们的文化长廊,看看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心里感慨良多。"
这十年间,蔡家沟村党支部始终坚持 " 党建领梦 " 原则,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着力打造了 " 圆梦指挥部 "。通过换届选举选出了 " 政治素质高,群众评价好,工作能力强 " 的班子成员,年龄均在 45 岁以下,大专及以上文凭;通过开展 " 老党员讲党课 "" 志愿防疫 "" 重温入党誓词 " 等活动,真正实现了 " 党员动了,群众乐了,活动实了 " 的效果。一系列强党措施,为蔡家沟村 " 圆梦 " 之旅规划了 " 行动路线 "。
这十年,圆了基础设施由 " 无 " 到 " 全 " 之梦
" 以前冬天家里就得烧秸秆煨炕、烧煤做饭,呛得人难受。现在用上光伏电,取暖做饭啥的都用上了电,家里干净亮堂了,生活舒心了很多。多余的电还能卖给供电公司,每月定期把钱打到卡上。我活了几十年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在村民张芳孝家里,他指着房顶闪闪发亮的蓝色光伏板,兴高采烈地介绍着光伏发电给家里带来的里里外外的变化。
十年间,蔡家沟村党支部以 " 基础筑梦 " 为关键,依托财政拨款、单位帮扶、社会帮助,积极申请,科学统筹,着力打造了 " 圆梦保障部 "。投资 1523 万元硬化村社道路 29.1 公里,拓宽村社道路 4.43 公里;用 420 万元完成 258 户饮水安全工程;投资 90 万元新建 6 万方塘坝 1 座;投资 71 万元新建 280㎡的村委会办公楼 1 座,新建 60㎡的标准化卫生所一处,安装太阳能路灯 88 盏;完成危房改造 37 户,补助资金 94.7 万元 …… 这一项项 " 民生工程 ",为蔡家沟村 " 圆梦 " 之旅铺设了 " 康庄大道 "。
这十年,圆了生活水平由 " 穷 " 到 " 富 " 之梦
2014 年 7 月,榆中芳美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张国庆在 312 国道附近的榆中甘草店镇蔡家沟村一处幽静的山崖与塘坝旁边,找到了一块用于肉牛养殖的极佳用地。" 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引导周边群众养牛致富,把牛产业做起来。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吸纳附近贫困户养牛,将他们的牛托管到合作社,每年到年底合作社进行 10% 的分红,1 万元分 1000 元。""2016 年村上领导动员我,让我试试养殖产业,如果比外面打工收益好,就不用再奔波,还能挣钱顾家两不误!" 蔡家沟村民米小红从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 " 母牛还犊 " 的形式购入四头牛开始养殖,如今她的养殖场肉牛存栏量超过了百头,并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十年间,蔡家沟村党支部以 " 产业强梦 " 为动力,着力打造了 " 圆梦财政部 "。积极推行 " 龙头企业(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 " 的产业扶贫模式,采取 " 订单合作 "" 入股返利 " 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辐射带动 200 户农户参与 " 母牛还犊 "" 分散养殖育肥牛 ",实现户均增加收入 8000 多元;大力推进全国旅游示范村建设,建成度假区民俗文化中心基础设施、100 亩生态养殖区、20 座日光温室大棚和 40 座冷凉型蔬菜大棚的有机农业种植区及 500 亩高标准绿化项目,户均年收入增加 5000 元以上。
现如今,家家都有存款,小轿车随处可见,人人手拿智能手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蔡家沟 " 圆梦 " 之旅开启了 " 直线加速 "。
这十年,圆了村风村貌由 " 差 " 到 " 美 " 之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 开心的锣鼓敲起年年的喜悦,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 每年在丰收季节或春节,甘草店镇蔡家沟村瓦房川社文化广场上总是格外欢腾,民歌、舞蹈、健身操,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点亮了整个蔡家沟村,也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位村民。堡子社村民张方仁告诉记者:" 几年前我们这儿还是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的穷山沟沟,现在你看路修通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年轻人们有地儿去打工了,大戏也唱起来了,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
十年间,蔡家沟村党支部以 " 风俗美梦 " 为补充,深入开展义务劳动、勤俭节约、孝老敬老等社会风尚活动,着力打造了 " 圆梦宣传部 "。创造性地建立了 " 一站一队 " 宣传模式,设立 " 巾帼广播站 ",弘扬 "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志愿服务精神;组建 " 农村广场舞文艺队 ",通过 " 舞间五分钟 " 知识宣讲和主题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凝聚起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倡导学雷锋,做好人,助人为乐,邻里守望。现如今,村民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 " 正能量 " 蔚然成风,为蔡家沟村 " 圆梦 " 之旅插上了 " 腾飞翅膀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吴辛灵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