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 储希豪)珠峰奥陶纪岩石、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 ……10 月 26 日上午,"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首批 100 个地质遗产地 " 新闻发布会在浙江长兴举办。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中国是本次获得地质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 7 个地质遗产地榜上有名。这些遗产地涵盖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地理学、地貌学等领域。
△ 中国入选地名单
地质遗产地世界级榜单出炉,涵盖 9 个地球科学领域
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经历了 46 亿年的沧桑风雨。在这 46 亿年之中,由于受各种内外的作用,形成了不少遗留下来的地质遗迹。它们不仅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对科学家们研究地质变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是国际著名的学术组织,1961 年成立,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达 121 个,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地球科学团体,在国际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2020 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重新组建了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负责与地质遗迹相关的国际合作和研究。
2022 年初,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向各成员国发布 " 遴选首批 100 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 " 的通告,并在全球 21 个国家中选定 34 位地质遗迹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和遴选工作组。工作组对 56 个国家申报的 181 个候选地进行综合评定,投票产生了首批 9 个地球科学领域的 100 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
专家表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是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 / 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并得到有效保护。
从本次入选的名单来看,涵盖了全球大量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等著名区域中重要的地质遗迹,如美国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米兰科维奇不整合面、德国索伦霍芬化石库、非洲坦桑尼亚早期人类遗址等。
中国这 7 个地质遗产地入选,看看你去过几个?
"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首批 100 个地质遗产地 " 新闻发布会由浙江省长兴县主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迹委员会、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浙江省林业局等协办及指导。
发布会现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长 Stan Finney 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 David Harper 视频致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张建平宣布中国入选遗产地名单并介绍相关情况,地质遗产地提案人及相关专家介绍我国首批 7 个遗产地的情况。
"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这次入选的 7 个地质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并且其优良的保护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张建平介绍,本次入选的 7 个中国地质遗产地分别是:珠峰奥陶纪岩石、煤山二叠纪 / 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 " 金钉子 " 剖面、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石林喀斯特、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
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资源勘察、全民科学普及密不可分。据悉,入选的这 7 个地质遗产地,多数是我国以前已经认定的世界(国家)地质公园或地质遗迹保护区,每年接纳大量学生和旅游者参观考察,在宣传宜居地球和矿产资源形成、生命演化、人类起源等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其中海拔最高的是珠穆朗玛峰,它的高度达到了 8848.86 米。其余的 6 处也各有特色,比如中国最美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世界地质奇观——位于香港地质公园的六角形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被誉为 " 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 的云南澄江化石产地 ……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中国首批入选地简介】
珠峰奥陶纪岩石:
△ 珠峰奥陶纪岩石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是由约 4.6 亿年前(奥陶纪)的石灰岩构成。这些形成于古特提斯洋的岩石,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相撞时,被推挤和抬升到现在的位置。
珠穆朗玛峰山顶的奥陶纪岩石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团队在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和采样后确定的。而今,相关研究仍然在继续进行,希望能还原出这一地壳标志性部分的地质历史。
煤山二叠纪 / 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 " 金钉子 " 剖面:
△ 煤山二叠纪 / 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与 " 金钉子 " 剖面
国际地质学界所称的 " 金钉子 " 是划分地质年代地层的唯一全球标准。浙江省长兴县煤山 " 金钉子 " 剖面由于含有两颗 " 金钉子 ",以及该剖面完整记录了 2.52 亿年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闻名于世。
该剖面地层连续,含有非常丰富的牙形类、菊石、䗴类、放射虫、介形类、腕足动物和鱼类等十多个门类化石 300 余种。除化石研究外,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煤山剖面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同位素年龄、旋回地层和化学地层等方面都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
△ 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
距今约 5.2 亿年的云南澄江化石群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化石丰富且保存精美,生动再现当时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实面貌。它代表了现代生物多样性的起点,为揭示 "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被誉为 " 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
经过 30 多年的连续发掘和研究,到目前为止,澄江动物群已经发现包括原始脊椎动物在内的 300 余种类。
2012 年,澄江化石地正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世界自然遗产。
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
△ 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
位于香港地质公园的早白垩世流纹质火山岩柱群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这些岩柱的直径平均为 1.2 米,最粗达 3 米,现存总厚度估计达 400 米,露出地表的高度达 100 米,是全球罕见的地质奇观。
据地质学家研究,这些火山岩柱群源自约 1.4 亿年前该地区的火山活动。当时剧烈的地壳活动导致香港东南面形成一座超级火山。经过前后长达 300 万年的猛烈喷发后,火山最终崩塌,形成直径约 20 公里的破火山口。大量火山物质在破火山口内堆积并冷却,形成规整的六角网络状裂隙,并随着冷却方向下延伸,最终将庞大的火山物质分割成数百万条岩柱。
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
△ 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
绒布峡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坡,是藏南拆离系发育的典型地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喜马拉雅地区同碰撞伸展构造的发现对板块构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是一组平行造山带的低角度正断层性质的韧性剪切带,沿着喜马拉雅的整个走向长度 ( 约 2000 公里 ) 进行延伸。沿着绒布峡谷,这个滑脱构造体系很容易到达,而且很好地出露在了外面。
在过去的 35 年里,因其对理解喜马拉雅构造演化的重要意义,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得到了大量详细研究,为揭示复杂造山带的结构与形成过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石林喀斯特:
△ 石林喀斯特
石林喀斯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 1600 米 -2203 米,面积 350 平方公里。石林以其高大、密集的石灰岩石柱呈森林状分布而得名,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
石林喀斯特代表了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石林)之一。除了石林地貌,该地质遗产地还发育了漏斗、石芽、暗河、湖泊、溶丘、溶洞、洼地、天生桥、瀑布等其他喀斯特地貌,从地上到地下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全景图。
凭借杰出的地质科学意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石林于 2004 年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于 2007 年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
△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位于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 4.92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拥有世界罕见且独特的沙漠与湖泊系统。必鲁图高大沙山及其周围的湖泊是这一系统的典型代表。
巴丹吉林沙漠底部的年龄距今大约 110 万年。在其腹地,分布有多座巨型沙山,且许多沙山高 300 多米。其中最高大的必鲁图峰是一座复合横向沙山,海拔高 1611.009 米,相对高差近 500 米,是世界上相对高度最高的沙山,被称为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除了高大沙山,还有 140 多个湖泊分布沙漠之中。该遗产地自 2009 年以来,因阿拉善沙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而得到了良好的管理和保护。
(图片来源: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官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