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木双
26 日,由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 2022 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黑龙江大米节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晓华在回答记者 "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今年粮食生产和收获总体形势如何,有没有信心和底气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 " 的提问时表示,近年来,黑龙江坚决扛起稳粮扩豆的责任,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耕、精细化田管、高效率秋收和全过程防灾减灾,今年,全省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有信心也有底气,让 " 中国饭碗 " 里装上更多龙江粮。
方晓华表示,今年,黑龙江省粮食面积稳中有增,扩种大豆面积超 1000 万亩。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今年各类粮食作物普遍呈现单产增加、品质提高,可以说收成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截至 10 月 25 日,全省秋收已完成 99% 以上,除个别玉米冻收地块外,全省秋收生产基本结束。
在充分利用农机调度指挥平台,19.5 万台大中型联合收获机全部投入收获,歇人不歇机,切实提高收获质量的同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秋收生产指导服务力度,统筹秋收生产与秋整地、秸秆综合利用、粮食收储销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 三秋 " 重点工作,为明年高标准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截至 10 月 25 日,全省秋整地面积超 1 亿亩。
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耕地和种子 " 两个要害 " 问题。通过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应用农业科技、装备先进农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供给保障、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 " 压舱石 "、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 " 主力军 "、国家粮食统筹调剂最可靠的 " 供应地 "。
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措施,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推广旱田 " 龙江模式 "、水田 " 三江模式 ",确保黑土耕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 " 耕地中的大熊猫 "。
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黑龙江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和玉米、水稻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农作物良种全覆盖,全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不断提高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把科技创新贯穿农业全产业链和全生产周期,强化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集成推广大垄密植、节水增粮、绿色防控等农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给现代农业插上 " 科技的翅膀 "。
瞄准国际一流目标,建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争创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提高农机精准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粮食生产损失。
大力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发挥北大荒农垦集团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先进栽培技术模式到位率,让黑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产生更大的效益。
(图片来源:黑龙江网石启立)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