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27
南京市“残疾人之家”实现街镇全覆盖,托养服务残疾人近5000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施参莲 记者 杜雪迎)" 残疾人之家 " 是综合性基层残疾人服务平台,承担了部分残疾人的照料责任,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残疾人的家庭负担,是广受好评的民心工程。10 月 27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残联获悉,2022 年以来,南京市残联系统坚持以提升 " 残疾人之家 " 建设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助残服务供给体系,通过家门口的助残服务平台,真正实现 " 托养一人,解放一家,温暖一方 "。目前,全市 " 残疾人之家 " 已经实现街镇全覆盖,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托养服务残疾人近 5000 人。

△ 南京市栖霞区山水园社区 " 残疾人之家 " 互联网营销师教培基地

南京市残联按照《南京市 " 十四五 " 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规划》提升 " 残疾人之家 " 质量水平的要求,积极完善市、区、街道、村(社区)四级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打造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多元一体的残疾人托养模式。此外,注重依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引进社会组织或机构兴办 " 残疾人之家 ",政府给予补贴支持;或由政府出资建设残疾人服务机构,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多样化 " 残疾人之家 " 建设运营模式,充分释放社会动能,提升助残服务能级。

南京 " 残疾人之家 " 建设各具特色,不断创新迭代。南京市残联鼓励各区根据地域特色、资源禀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建设不同规模、形式和满足不同需求的 " 残疾人之家 "。其中,秦淮区依托自身非遗资源,建立了 " 残疾人之家 " 非遗技能培训基地;鼓楼区鼓馨阳光家园秉承全面关怀、个别精准照护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 " 社区家庭式 " 托养新模式;高淳区依托自有农村资源,建立了三陇村 " 残疾人之家 " 农疗基地。

在南京市残联统筹指导下,各区调动地域资源,精准施策,注重 " 残疾人之家 " 服务能力建设,重点解决残疾人托养、康复、就业等实际困难,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社区为主阵地,社会化运营的助残服务机构为抓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促进 " 残疾人之家 " 管理运营和服务常态化。例如,栖霞区五福家园 " 残疾人之家 " 由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组织服务,发挥了基层残协作用;雨花台区微笑之光 " 残疾人之家 " 引入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 " 四个 100" 先进典型之一的南京绿丝带公益社负责运营管理,提升了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

据悉,作为家门口的民生服务平台,南京市残联围绕覆盖广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目标,致力于将 " 残疾人之家 " 打造成残疾人赋能增效、释放发展活力、实现社会融合的基层服务 " 主阵地 ",并以江苏省残联 " 智慧残联 " 残疾人服务网试点工作为契机,设立网上 " 残疾人之家 ",探索建立多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机制。此外,还依托各 " 残疾人之家 " 现有资源,开发电商直播、电信客服、烘焙、快递驿站等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项目。

(南京市残联供图)

相关标签

南京 技能 就业 统筹 志愿服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