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 2022-10-29
打破省会虹吸魔力!这四座地级市强到令人生畏,不是无锡苏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饶司机

众所周知,大城市向来虹吸效应较强。

湖北武汉,全省百强民营企业独占 65 席。

四川成都,以全省 1/40 的土地,贡献了 1/3 的 GDP。

湖南长沙,2021 年 GDP 高达 13270.7 亿元,是省内小弟张家界市的 23 倍。

网友还创造了各种搞笑的名词:河南有 " 郑在吸 ",甘肃有 " 法兰吸 ",西藏有 " 吸拉里 "、宁夏有 " 银吸管 "…… 虽然是开玩笑,但确实也道出了大城市不容忽视的虹吸效应。

不过,有几个地级市正在打破这个魔力。

今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 GDP 为 2550 亿元,同比增量 510 亿元,名义增长率 25%,三大指标都秒杀省城呼和浩特。在内蒙古的马路上,蒙 K(鄂尔多斯)的豪车比例似乎远远高于蒙 A(呼和浩特)。

今年前 7 月,陕西榆林市财政收入高达 595 亿元,比 " 千年古都 "、" 西北第一城 " 西安市多 63 亿元,是铜川市的 41.6 倍。在西安地产界,销售一听到榆林口音就会喜笑颜开。

今年上半年,遵义 GDP 为 2181 亿元,同比增加了 209 亿元,GDP 名义增长 10.61%,增量与增速均高于省会贵阳,是上半年贵州省发展最快的市州,与贵阳的差距也缩小至 60 亿元。

此外,江西赣州在省内的经济地位也很高。江西省内唯一的中央企业(中国稀土集团)不在南昌,而在赣州。江西省内总共只有 7 座民用机场,赣州境内就有两座(黄金机场和瑞金机场),南昌则只有一座(昌北机场)。

……

这几座城市的成功之路,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在鄂尔多斯,我发现了中国唯一不会被卡脖子的产业

鄂尔多斯和榆林,之所以能在某些指标上超越省城,说到底还是靠挖煤。

2021 年榆林煤炭产量 5.5 亿吨,占全国的 13.5%。鄂尔多斯更牛,以一市之力承担了全国 18 个省、内蒙古 7 个盟市的煤炭保供。

家里有矿,不富才怪。据统计,鄂尔多斯上半年的人均 GDP 高达 11.84 万元,比牛逼轰轰的北上广深还要高出一大截。

但问题是,煤炭是不可再生的,用一吨就少一吨。鄂尔多斯和榆林的未来,拿什么来做保障。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纵观全球经济史,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逃不了 " 因矿而立——因矿而兴——因矿而困 " 的发展轨迹。

美国的匹兹堡曾经是赫赫有名的 " 钢都 ",在上世纪 50 年代,其市区人口就突破了 67 万。但随着钢铁行业的衰退,整座城市的经济一蹶不振,市区人口锐减了一半,沦为 " 铁锈地带 "。

黑龙江的鹤岗曾经是中国第四大的 " 煤都 ",其他地区还在为温饱而发愁的年代,当地人已经过上了住楼房、吃面包、逛公园的生活。可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这座城市的房价跌到 2000 元一平米。

……

无数案例,或许足以让 200 万鄂尔多斯人和 300 万榆林人彻夜难眠。于是,他们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 自强运动 "。

世人只知道鄂尔多斯煤多、气多、钱多,实际上这座城市还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据财新报道,鄂尔多斯风能总储量超过 5000 万千瓦,如果利用城市干旱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光伏装机容量可达 6000 万千瓦以上。

凭借强劲的风光资源和诱人的招商政策,鄂尔多斯成功引进了远景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上汽红岩、奇瑞、中车等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

在这些巨头的助力下,鄂尔多斯打造了全球第一座零碳产业园。

当我受邀参观这座产业园时,发出了灵魂拷问:" 产业园规模如此宏大、产业链如此复杂,真的能做到零排放吗?"

远景科技集团的工作人员微微一笑,掰着手指头跟我算:

在源头上,园区可以做到 100% 的绿电—— 80% 来自自发自用,20% 来自电网绿电交易。远景的看家本领就是做风力发电,零碳产业园又引进了以隆基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链。

为了削峰填谷和优化用电收益,远景还在产业园区内布局了多种储能系统,例如短时储能方面,用电化学储能,长时储能方面,可以利用绿电制氢结合液化空气。

在用电侧,远景方舟能碳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提供实时碳足迹监测,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同时可模拟及优化减排路径,直通外部的绿色权益市场采购绿电、绿证(I-REC)、碳汇、CCER 等碳信用。

根据远景的规划,到 2025 年,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将助力鄂尔多斯实现 3000 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 10 万个绿色高科技岗位,实现 1 亿吨二氧化碳年减排的目标。

鄂尔多斯的邻居榆林,也在进行一场 " 新能源革命 "。

截至去年 12 月底,榆林累计建成新能源装机 1340 万千瓦,其中风电 731.5 万千瓦、光伏发电 608.5 万千瓦;2021 年累计发电 207 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600 万吨。

当其他城市还在琢磨 "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 时,榆林已经在研究 " 怎样消灭空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 "。

目前,榆林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建成投用的国能锦界电厂 15 万吨 / 年 CCS 示范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

……

全国共有 262 个资源型城市,约占城市数量的 30%。如果鄂尔多斯和榆林的转型之路可以走通,那么就可以给其他城市提供样式和路径,中国就不仅可以提前实现 " 碳中和 ",或许还能带动全世界来一场绿色工业革命。

遵义:" 中国股王 " 的故里

如果把鄂尔多斯、榆林看作是中国版 " 卡塔尔 ",那么遵义就是中国版 " 波尔多 "。

前者盛产 " 黑色黄金 ",后者靠 " 液体黄金 " 闻名于世。

在中国城市市值榜上,遵义位居全国前六,完爆所谓的 " 新一线城市 "。就在上个星期,贵州茅台(600519)已经超越了腾讯控股(00700.HK)。

不止茅台,遵义在 2017 年评选了 " 十大名酒 ",汉酱、国台酒、珍酒、百年糊涂、酒中酒、小糊涂仙、董酒、金酱酒、钓鱼台,还有上万家不贴牌的白酒企业。

数据显示,2021 年遵义市白酒产量达 30.76 万千升、产业产值 760 亿元,销量占全国 20% 以上。

根据遵义市 2021 年统计公报," 酒的制造 "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 69.3%。

除了赤水河外,遵义的土壤中也有宝藏。目前,遵义铝土矿远景储量 5.41 亿吨,资源量约 5000 万吨。在此基础上,遵义培育了一条以铝、钛、钢铁、锰、铁合金等生产加工为主的基础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了 300 亿元。

不过,白酒也好,有色金属也好,都是属于传统产业,不可能永远高歌猛进。

在产业升级方面,遵义或许可以向 " 五粮液之乡 " 宜宾学习。

2016 年以来,宜宾先后点亮了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电等现代产业集群。

2017 年 1 月,宜宾和朵唯手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仅仅过了 5 个月," 宜宾造 " 朵唯智能手机就问世了。很快,领歌、康佳、极米等一批企业纷纷进驻宜宾。逐步形成手机整机、手机零部件、新型显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泛智能终端领域的产业体系。

2019 年 9 月,宜宾引进宁德时代 30GWh 动力电池项目,截至今年 7 月,该项目建设产能规模已扩大至 235GWh,总投资达 640 亿元。今年 7 月,宜宾举办了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一口气签约 48 个项目," 揽金 "962 亿元。

今年 8 月,宜宾又引进了高景太阳能 50GW 单晶硅棒及 30GW 单晶硅片生产项目。该项目占地约 1300 亩,总投资 220 亿元,预计可为宜宾提供约 8000 至 10000 个就业岗位。

赣州是中国反制美国的 " 希望之城 " 吗?

与遵义一样,赣州也是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过的地方。

别小瞧 " 革命老区 " 这块牌子,它给赣州带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作为华东地区唯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市,政策减负增利效应使赣州成为 " 投资洼地 ",引来了格力、吉利、富士康等大公司的百亿级项目。

十年来,赣州规上工业企业由 2011 年的 781 家增加到 2021 年的 2478 家,净增 1697 家,总数和净增数均居全省第一。

十年来,赣州累计建成标准厂房超 4000 万平米,面积江西省第一。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 1067 家,较 2012 年增长 40 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赣州的发展势头一点都不弱于省城南昌。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人工智能、信创、区块链、5G 等数字经济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过程。2021 年,赣州跻身全国数字百强城市。

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赛道,总规划面积 35.2 平方公里的赣州新能源科技城已具雏形。赣州还培育了全球技术领先的三元软包动力锂电池企业——孚能科技。最近又签约了一个总投资 130 亿元的锂电新材料项目。

在生物医药赛道,青峰药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 10% 用于研发投入,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药厂,跃升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

除了产业腾飞外,赣州的交通条件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十年来,赣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3056 亿元,新增铁路运营里程 545 公里,十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756 公里,初步建成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去年年底通车的赣深高铁,让赣州到深圳由原来全程最快 5 小时 32 分压缩到最快只需 1 小时 49 分钟。这加快了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联系,有利于赣州承接珠三角的产能。在赣州下辖的定南县,甚至打出了 " 深圳北五环 " 的标语。

如今,赣州又迎来了三大超级交通项目。除了本文开头所说的瑞金机场外,还有刚刚获批的长赣高铁,以及 " 百年大计 " 赣粤大运河。

一千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了苏州和杭州的繁荣神话。而今的赣粤大运河,或许也能让赣州跃过龙门。

还有一点值得说说,总部在赣州的中国稀土集团,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中国稀土集团对美国采取稀土产品出口限额,会影响美国的下游制造业包括国防工业。

……

这几座城市的成功,说明不管位置有多偏、基础有多差,只要发挥比较优势,抓住时代机遇,搞好营商环境,就能带起一条条产业集群,实现城市能量大爆炸。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激烈的城市战争。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

参考资料:

1、《决战四季度|宜宾新能源 " 双子星 " 重在哪》,宜宾传媒网,2022.09.28

2、《动向未来丨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 " 酒都之变 "》,度看四川,2022.07.20

3、《江西赣州:奋力迈向新兴工业强市》,学习强国,2022.10.08

4、《产业发展:科技赋能 产业升级》,赣南日报,2022.06.22

5、《刚刚成立的中国稀土集团,真的是制裁美国的新武器吗?》,差评,2021.12.24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标签

gdp 鄂尔多斯 赣州 江西 榆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