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 月 28 日晚,广州海珠区对 " 封岛 " 的谣言进行了辟谣,今天凌晨又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10 月 30 日下午 5 时,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就通告作了进一步介绍。
他表示,海珠区本轮疫情发展迅速,目前处于关键期,是最吃紧的时候,为全力遏制疫情传播风险,海珠区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分布情况和专家研判意见,今天凌晨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在全区除琶洲街外的其他区域,实施非必要不流动、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等社会面防控措施。此举的目的就是让有疫情的社区,尤其是城中村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其次是细化防控区域管理。针对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江海街桂田、凤阳街凤和社区和赤岗街客村等区域,划定了高中风险区;对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官洲街赤沙等城中村区域进行了临时管控,实行 " 足不出区、错峰取物 " 的防控措施。根据城中村内建筑密集、业态比较复杂的情况,对管控区域进行了硬隔离,细分小网格,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严禁网格之间人员流动,防止传播风险。
再者是做好服务保障。在物资保障方面,目前全区共有 14 家大型商超全量供应,大米、蔬菜、肉类等八大类民生用品库存充足、品类齐全,每日供应量约 3000 吨,最大储备量约 1 万吨。在管控区域内,建立 " 政府派发爱心包 + 居民网购 " 的工作机制,采取 " 点对点应急派送 " 模式,全力保障管控区的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物资需要。在医疗保障方面,每个中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都成立医疗救助专班,设置医疗保障点,配备必要医护力量和救护车,建立送医绿色救治通道,点对点跟踪好孕产妇、肾透析及肿瘤患者等 6 类特殊人群医疗需求。市民群众有生活、就医等困难,可以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助解决。
此外,自 10 月 24 日起,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暂停返校及线下教学,按照 " 一校一案 "" 一班一策 " 的思路,有序组织好线上教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密切家校沟通,及时协助解决孩子在居家时学习、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达到 " 有质量 " 的线上教学目标和要求。
" 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政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傅晓初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