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31
两年来南京办理垃圾分类案件3万多件,推行“用志愿服务代替处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天力 记者 赵丹丹)南京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近两年。两年来,垃圾分类执法保障成效如何?10 月 31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获悉,两年来累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核查 5 万余次,办理相关案件 3 万余件。据悉,对于个人违反垃圾分类相关规定采取柔性执法,比如雨花台区已推行 " 用志愿服务代替处罚 "。

△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小游戏

雨花台区景明佳园小区是南京较早的安置房小区,有 6600 多户居民,两万多人。31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小区小广场看到,居民正在参与垃圾分类小游戏,同时还有执法人员在现场进行宣讲。

△ 执法人员在景明佳园小区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景明佳园社区负责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徐飞介绍,小区每天产生各类生活垃圾约 10 吨,厨余垃圾 3 吨左右,已建成垃圾收集点 14 个。" 刚开始垃圾分类时,小区居民的配合度不高,居民不进行分类,还有不少居民因为撤桶后不习惯,随手乱扔垃圾。" 徐飞介绍,为引导居民愿意分、正确分,雨花台区执法大队党总支和景明佳园社区党委于 2021 年 5 月开启共建,一方面配合社区加强宣传,到小学开展垃圾分类 " 小手拉大手 " 宣讲活动,到小区开展广场咨询,参与小区垃圾捡拾志愿服务活动等;另一方面,投入资金在小区打造了一处以党建为引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小广场,用于社区在广场组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垃圾分类趣味活动等。现在居民的分类自觉性提高了不少,分类率可以达到 50% 以上。

△ 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居民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执法人员还加强了小区的执法检查。雨花台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网格化巡防中队副中队长 孙逸舟介绍,从今年开始,执法人员在晚间对小区各垃圾收集点进行巡查,对于巡查中发现的乱扔垃圾的小区居民,和通过调取物业监控、查看快递袋信息等方式确定的当事人,引导其自愿参加志愿服务不予处罚。" 参加志愿服务免处罚的居民思想上也有较大转变,从开始的抵触情绪到后面的积极配合。" 孙逸舟说,目前,全区已有近 40 名乱扔垃圾的居民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免处罚,其中景明佳园就有 20 名居民参与了志愿服务。

当天,小区居民小王穿着志愿者马甲,正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做志愿服务,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前不久,小王因没将快递盒准确投放到分类箱内,被城管执法人员巡查发现," 比起罚款,我比较认同用志愿服务‘交换’处罚。" 小王说,当天上午她就是来履行两小时志愿服务承诺的。她坦言,一开始被要求来做志愿服务有点不能接受,但是参加了志愿服务,了解了不少垃圾分类知识,也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今后也会督促自己做好垃圾分类。

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赵树新介绍,两年来,南京垃圾分类案件的办理已经逐步从零星少量走向常态专业;案件类型从简单的垃圾乱扔、垃圾落地污染环境类案件延伸至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等环节;处罚对象涵盖物业小区、餐饮企业、运输单位、建设工地等各类管理责任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累计开展垃圾分类 " 六必查 " 执法核查 5 万余次,办理相关案件 3 万余件。2022 年以来,全市执法队伍共开展垃圾分类 " 六必查 " 执法核查 20170 次,办结各类垃圾分类案件 15051 件。

赵树新表示,对于个人的处罚主要是以柔性执法为主,比如雨花台区推出党建引领、社区协同的志愿服务,浦口区推出社区义务劳动代替处罚,江北新区的管执联动执法服务行动,六合区推出学法 + 社区志愿活动代替处罚。

(通讯员供图)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志愿服务 南京 景明 小游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