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11-03
南开一本科生直博北大被曝论文抄袭,当事人回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年 11 月 2 日,有网友发帖举报称,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一本科生抄袭自己的论文,且该同学还获得南开大学 2023 年保送推免资格,直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当事人小李(化名)同学,他告诉记者,他是四川大学 2020 级的硕士生,本科在四川农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就读。他从大二起就开始着手准备这篇论文,直到 2019 年才成功发表,耗时近两年。

上图为小李于 2019 年发表论文中的实验数据,下图为被指抄袭论文中的实验数据

据小李称,11 月 1 日晚 9 时许,他的本科导师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一篇论文与他曾发表的文章几乎相同,便迅速联系了他。他感到十分震惊,虽然内容有所删减,但是 " 抄袭简直明目张胆,直接把我的论文翻译了一遍 "。

小李发表的论文为《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一步水热法制备及低频吸波特性研究)》,该文于 2019 年 4 月 23 日发表在《ChemNanoMat(纳米材料化学)》期刊上。公开资料显示,《ChemNanoMat》由亚洲化学编辑学会(Asian Chemical Editorial Society, ACES)于 2014 年出版发行,涵盖纳米材料化学领域及其他相关跨学科领域,是 SCI 期刊。

而被指抄袭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低频吸波特性的研究》一文作者为南开大学物理学院的小王(化名),该文于 2022 年 8 月 8 日发表在普通期刊《当代化工研究》上。

红星新闻记者对比两篇论文发现,从摘要、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来源、实验数据到结论均高度相似。其中 2019 年发表的论文中,实验材料分别来自于苏州碳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科隆化学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然而,2022 年发表论文中的实验材料同样来自这三家公司。2019 年的论文参考文献共 53 篇,2022 年发表论文参考文献共 10 篇,均与前者重合。

据 9 月 26 日发布的《南开大学 2023 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显示,中文论文的作者小王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据 10 月 6 日发布的《北京大学 2023 年物理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显示,小王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拟录取方向为凝聚态物理。

11 月 2 日凌晨,小李表示,他与本科导师准备了一系列材料,给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公开邮箱发了举报信。并且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回复,称已收到材料,正在核实处理。但一直未能联系到南开大学。

随后,红星新闻联系到了被指抄袭的小王,小王称这篇论文与保研没有任何关系,他 5 月时就参加了北大的夏令营," 时间是错开的,根本就没有关系。"

" 我也是受害者,已经报警了。" 小王告诉记者,今年 7 月,他联系了论文辅导机构,但对方 " 完全没有告诉我这篇论文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版面费花了几千元,9 月份学校启动了保送程序," 这篇论文发在普刊,对保研也没有加分。"

小王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抱歉," 我确实是无心的,论文查重也过了,我也不知情。" 他曾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小李,希望能取得对方谅解,未获得回应。

11 月 2 日下午,红星新闻联系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务处工作人员称已收到当事人的相关举报材料,学校高度重视该事件,将会展开调查,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红星新闻多次致电南开大学教务处、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接线的工作人员称已将信息上报给领导,但不清楚具体情况。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北京大学 抄袭 小李 化学 本科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