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宝妈发视频,称带两岁儿子逛商场进女厕被骂没素质,引发热议。
此前也有妈妈带男童进浴室、更衣室等场所与人发生争执的情况。面对屡见不鲜的问题,网友意见一直有分歧,有人认为难以接受异性出现在卫生间等私密空间,有人理直气壮觉得带着孩子没有第二种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对于第三卫生间,也就是家庭卫生间的呼吁越来越强烈。
但第三卫生间太 " 高贵 ",即使是在一线城市,配置比例也不高。既可以避免尴尬,又舒适、便利的第三卫生间为何千呼万唤始终没普及呢?
一方面,是因为 " 贵 "。睁眼可见的 " 贵 " 是占地面积多、基本设施多等特点,这些意味着投入成本高。还有利用率低、开放率低、清扫更复杂等隐藏着的 " 贵 ",意味着维护成本高。
另一方面,是如何看待第三卫生间的必要性。有网友质疑为何不让爸爸带儿子去男卫生间,有点 " 何不食肉糜 " 的意思,无论是妈妈单独带儿子出门,或是爸爸单独带女儿出门,都是正常且合理的行为,无需过多解释。只要存在这种现象,一旦孩子或家长想上厕所,要么是进异性厕所引发尴尬,要么是留孩子在外面,有安全之虞。若彼此理解包容,可以化解一时的尴尬;若互相得理不饶人,这个话题还可以大战三百回合。最终结论还是必须要靠第三卫生间登场,让大家都体面有素质。
如厕不是小问题,现在对文明如厕的理解和要求都变高了,对于卫生间的设置应该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第三卫生间不应是装点门面的 " 形容词 ",而应成为 " 动词 ",少一些这样那样的 " 成本 " 考量,多一些服务意识,不断推广建设,为更多人提供方便。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荼白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