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实习生 纪婉婷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艳
战疫期间,哈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其中,有一群身穿防护服、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工作者,他们默默无闻、直面病毒风险,毅然决然担负起重点人群核酸采样工作的重担,是抗疫前线的 " 排头兵 "。今年 45 岁的崔红花是道里区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从疫情防控开始,崔红花的生活与一根细长的采样拭子紧密相连 ……
崔红花每天 6 点前就要到达核酸检测点,每天 4 点天还没有亮,她就要起来为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准备好一日三餐。5 时 30 分左右,看了眼还在熟睡中的女儿,崔红花走出家门到抚顺社区安和街 25 号,穿上白色防护服、戴上口罩和两层医疗手套,崔红花融入抚顺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始了核酸采集工作。
工作轮转,崔红花有时会轮值在没有岗亭的点位。此时的哈尔滨正是降温的时期," 对于居民来说,此时是艰难的时刻;对于核酸检测员来说,这也是做核酸检测最难的时刻。" 消毒、取棉签、采样、掰断棉签,崔红花像是一个小陀螺,不断重复抬手采样的动作,让本就冰冷麻木的手臂更是酸疼不止。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天,为了更好地完成采样工作," 我们都有保暖小妙招,鞋子里垫上保暖鞋垫、准备一个热水瓶放在腿上保暖,手上也会戴上棉线手套来抵御寒冷 ……"
崔红花说,如果人员配备充足,核酸采集工作每两个小时会换一次岗,但有时需要入户检测,没有轮换的人员,三个人三个点位一做就是一天,只有撤点后或者没人来了才能下岗。崔红花自己也是入户核酸采样的 " 主力军 "。" 最累的一次入户检测 20 多户,爬了 1000 多级的台阶,累得双腿仿佛灌了铅一样,特别的麻。"
崔红花和其他的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除了要守好本职的工作以外,还要在不同的采样点间奔波,他们每次采样都标准、规范,确保采样工作高质量完成。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